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隱私爭議》凌濤促說明新冠疫調監控 疾管署:已停止作業也刪除資料

疾管署表示,電子圍籬相關作業已於2022年7月1日停止作業,相關資料也已刪除。(資料照)

疾管署表示,電子圍籬相關作業已於2022年7月1日停止作業,相關資料也已刪除。(資料照)

2024/05/30 19:59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在政論節目上稱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青鳥行動群眾組成,後續又再Threads上發文「台中市景點人流分析」,遭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質疑並指出,過去COVID-19疫情也曾監控居家隔離、檢疫者,呼籲疾管署、中華電信、NCC出面說明。對此,疾管署表示,電子圍籬相關作業已於2022年7月1日停止作業,相關資料也已刪除。

疾管署指出,在COVID-19疫情的初期,考量在人權保護與防疫作為間取得平衡,當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電信業者合作執行電子圍籬相關系統,透過行動基地臺定位方式掌握行蹤,判斷是否離開隔離場所,協助防疫人員掌握被隔離者是否擅自離開隔離處所,以確保落實防疫措施,以及對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的追蹤管理與關懷,降低社區傳染風險。不過,當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期滿時,即停止電子圍籬監督,原電子圍籬系統內的個資即刪除。

疾管署說明,我國在傳染病防治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法規授權下,運用科技措施防範COVID-19疫情,以維護國民健康,但在採取科技防疫措施時,為確保民眾個資獲得充分保護及減少對個人自由干涉,在符合比例原則下,遵循最小侵害、合目的性及衡平性等3大法則,規劃施行相關防疫措施。

疾管署強調,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已於2022年7月1日停止電子圍籬等相關作業,並終止傳送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等個人資料,給予電信業者透過基地台進行定位,期望能在個人隱私與防疫工作間取得最佳平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