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邀《台灣公報》韋傑理談民主 陳菊:在人民抗爭之際分外有意義

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致贈,台灣公報發行人韋傑理獎牌彰表其貢獻。(監院提供)

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致贈,台灣公報發行人韋傑理獎牌彰表其貢獻。(監院提供)

2024/05/28 19:51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獲前總統蔡英文頒授「大綬景星勳章」的《台灣公報》發行人韋傑理教授今(28)日偕夫人至國家人權委員會分享創立《台灣公報》的歷程。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指出,台灣民主是好幾代海內外人士共同打拚而來,不是憑空、生來就有,在監察院外和全台灣各地發起人民抗爭不當修法的今天,邀請韋傑理夫婦來講述台灣爭民主和人權的歷程分外有意義、令人感觸。

《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é) 共發行155期,從1980年橫跨至2016年,歷時35年,見證台灣由威權統治逐步轉型為自由民主,以及美國與國際社會如何看台灣,留下珍貴的紀錄。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曾經擔任荷蘭外交官,退休後仍赴美國華府繼續發揮外交長才,投身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的倡議志業,極力爭取美國各界對台灣的重視與支持,及提升台灣的國際參與機會。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進程逐漸步上正軌並穩定發展,韋傑理將《台灣公報》的倡議重點轉向台灣的國際參與,向美國及荷蘭等國政府表達台灣觀點,使其明白台灣所面臨的困境,並爭取國際支持台灣國際地位。至2016年,韋傑理陳美津夫婦有感台灣民主轉型已開花結果,決定停刊《台灣公報》,近期也將全系列捐贈給國家人權博物館等單位。目前韋傑理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台灣歷史,讓更多美國學生了解到台灣為了自由民主而奮鬥的故事。

陳菊表示,台灣民主發展過程,韋傑理與陳美津伉儷是跟台灣站在一起的共同戰士。為營救美麗島事件受難者,於1980年創立《台灣公報》,讓美國及國際社會注意到台灣民主困境與人權受壓迫情形,並因此被當時的威權政府列入黑名單,直至1993年才得以重返台灣。

陳菊說,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今天台灣之所以能夠享受自由與人權,都是靠無數前輩們的犧牲奉獻才換來的,並再次感謝韋傑理、陳美津伉儷蒞臨人權會交流座談。

韋傑理分享,他在1970年代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就讀時,就已投入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AI)於該校之分會,參與寫信救援蘇聯、智利及台灣等國的良心犯,並與台灣女性陳美津女士相識及結婚。美麗島事件後創立《台灣公報》,致力向世界傳播真相,參與推動台灣的民主轉型,同時也感謝當時為台灣民主付出的所有鬥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