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社區第一線反應員救災因兩岸緊張? AIT官員:未雨綢繆
透過災難防救相關課程,培訓社區第一線反應員協助救災能力。(記者王善嬿攝)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合作,舉辦「援手2.0」工作坊,培訓社區第一線反應員的人道援助及災難防救合作能力,最近兩岸關係緊張,被問及是否因地緣政治及兩岸關係緊張有關?AIT高雄分處長張子霖說,美國與台灣一樣有豐富的經驗面對颱風、地震等災害,不能預知災害甚麼時候發生,但是可以未雨綢繆,事先做好準備。
「援手」計畫自2021年啟動,至今舉行第9個場次,嘉義場次今上午在嘉義長庚醫院國際會議廳舉行,嘉義縣長翁章梁、張子霖、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雅文、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蕭政廷、國軍台中總醫院醫療部主任上校王守正等人出席。
蕭雅文表示,培訓工作坊最大重點就是讓學員學習如何處理大量傷患,透過每個縣市熟悉在地社區的訓練教官培訓民眾,而受訓練的反應員將成為種子教官,持續將訓練的相關災難防救內容擴散出去。
翁章梁說,台灣有如地震等天然災害,如果只是個案,依照現在台灣急救醫療能量足夠因應,然而如果造成很大量傷病患,就需要社區一起投入,此外,地緣政治也會造成戰爭等危險,產生大量傷病患,因此如何強化台灣社區自救能力及協助醫院、公部門能量互相搭配,才是能急救人命的最大保證,感謝所有參與學員,受培訓的技能未來配合縣府消防局、衛生局能量,都有助提升社區的災難防救能量。
王守正說,台灣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但是分配不均,在偏鄉、山地、海邊的醫療及急救資源相比較缺乏,全民救援教育及技巧訓練很重要;從國防部角度,救災視同作戰,無論是災害還是戰爭的發生,都是對人民人身財產安全會有很大的破壞,最近兩岸關係緊張,國防部針對戰傷救護下很大功夫,包括一級部隊衛勤、三級後送接承,以及積極演練、與美方合作等,都希望準備好自己,萬一重大災難或其他戰爭變故,有機會搶救更多人民,民眾學習相關技能,在有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幫助自己、家人及同胞。
AIT與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合辦培訓計畫,提升社區災難防救量能。(記者王善嬿攝)
「援手2.0」嘉義場今天登場。(記者王善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