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攬外籍人才 龔明鑫:和其他國家競爭 台灣需要更積極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節目專訪。(記者陳怡伶攝)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根據國發會資料,2015年我國工作年齡人口達到1737萬人高峰後開始減少,推估2070年將下降至776萬人,縮減規模達一半以上,對國內人力供給將造成嚴重衝擊。
龔明鑫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節目專訪時表示,一兩年前推估,2030年台灣至少會有40萬的人力缺口,所以對於招攬外籍人才要更積極,因為條件跟環境,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要急迫。
本報記者王孟倫專訪龔明鑫時詢問,每個國家都想要競爭人才,我們有哪些策略進行、未來努力的方向有哪些?
龔明鑫表示,以日本來講,過去對於人才的引進或者移民,態度比較保守,但現在反而是非常非常的積極。韓國也是一樣,更不用講長期以來新加坡的情況,現在整個東南亞經濟也發展起來,過去他們人才外移到其他國家的趨勢,或許在未來幾年內也會發生改變。龔明鑫強調,所以台灣有機會的時間是被壓縮的,我們需要更積極。
龔明鑫說明,招攬外籍人才的部分,分成3個主軸,第一個主軸是針對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盡量爭取外籍人才專法,就是延攬及僱用法,已經在進行修法,希望再度放寬;然後提供的稅務優惠也更好,另外就是縮短拿到永居的年限等,我們現在也提供就業金卡,就是讓外籍人才更方便來台灣。
其次是擴大延攬僑外生,現在僑外生大概一年有1萬3000到1萬4000名畢業生,透過評點制留在台灣工作的可能有5千人到6千人以上,差不多接近50%。政府希望拉高留台的比例,比如說我們需要的理工、STEM人才,如果他有興趣的話,然後資質也不錯的話,就提供他獎勵金可以留在台灣。
另外一塊是外籍移工,目前台灣外籍移工大概有70萬人,對台灣有滿多貢獻,尤其是在中階技術部分,所以現在勞動部開始有一些鬆綁。如果有些年輕的外籍移工,有很好的資質,比如說他在母國已經唸完高中,甚至大學,也可以引導他在台灣以半工半讀的方式接受專科的教育,拿到副學士後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