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智慧塔樓層減挨批沒地標格局 副市長黃國榮:高度非問題
台灣智慧塔預算愈來愈高、樓層卻縮水挨批「沒有地標格局」。(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規劃興建「台灣智慧營運塔」,議會今業務質詢,台中市議員何文海質疑,台灣智慧營運塔前身「台灣塔」,原規劃蓋100層,前市長林佳龍改規劃作42層樓的台中智慧營運中心,現任市長盧秀燕接任改作「台灣智慧營運塔」,不僅上任快5年來空轉,預算更暴增到破百億,且樓高縮水到僅35層,愈蓋愈低,「沒有地標格局」;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強調,該案將採BOT招商,包括塔高及預算由投資廠商決定,一切還未定數。
何文海指出,前市長胡志強規劃的台灣塔高100層樓及到林佳龍時代改規劃「台中智慧營運中心」42層樓,盧秀燕又改規劃「台灣智慧營運塔」,只剩地上35層、地下4層,但建設經費卻節節攀升,經費由原本的76億元,已暴增到103億。
何文海說,台灣智慧營運塔的預算暴增,但規模卻縮水,且樓高35層樓的建築在台中比比皆是,「塔不成塔」,如何成為台中市的「地標」。
何文海另指出,經發局2月時曾舉辦相關公聽會,但這項預算超過百億的大型建設公聽會,竟只邀請在地西屯區的5名議員參與,其他議員都未被通知,市府相關局處包括都發、觀旅、建設局等全只派二級以下主管參加,沒有局長出席,「這是有誠意的公聽會嗎」。
何文海指出,況且市府將採BOT興建,但迄今看不到有足以吸引廠商投資的誘因,只把興建責任推給民間,「是否又要再拖過4年」。
黃國榮強調,台灣智慧營運塔將以BOT方式引進民間資金與創意投注公共建設,議員所指的樓高及預算均只是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進行可行性評估的概略規劃說明,但實際樓高及預算規模要視後續招商時,有意願的廠商願意投注的金額及規劃而定,一切尚未定案;至於「地標」 也未必與高度劃等號,像台中國家歌劇院,樓層不高,但確實已是台中市的「地標」,高度不會是「地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