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拆蔣銅像是必須! 民團激辯「中正廟」轉型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今天與多個民團召開「從『歷史之刺』到『民主之盾』:我們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的聲明」記者會,要求移除蔣介石銅像。照片右起為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王文宏、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板橋社大主任張則周、詩人鴻鴻、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小旅行計畫專員詹新雨。(記者田裕華攝)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今天與多個民團召開「從『歷史之刺』到『民主之盾』:我們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的聲明」記者會,要求移除蔣介石銅像。照片右起為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王文宏、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板橋社大主任張則周、詩人鴻鴻、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小旅行計畫專員詹新雨。(記者田裕華攝)

2021/12/21 22:04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今天與多個民團召開「從『歷史之刺』到『民主之盾』:我們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的聲明」記者會,強烈要求威權象徵的蔣介石銅像一定要移除,而在移除之前應暫時關閉大庭的大門;此外,三軍儀隊長期在中正紀念堂操演對威權者的崇敬儀式,違反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形象,也應移到「自由廣場」牌樓之下。

擔任主持人的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表示,中正紀念堂銅像一直是轉型正義所面臨非常具體要解決的問題,這次有逾百個民間團體、一千多人參與連署,要求促轉會明確提出移除蔣介石銅像的決議以及進程,希望促使政府對移除「全國最大物質性威權象徵」的銅像能儘早定案實施,以具體落實轉型正義。蔣介石被神話、到處被立銅像,然而現在台灣已經民主化了,要成為真正自由民主法治的社會,怎能再繼續價值混亂下去。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王文宏則明確提出訴求,作為全國最大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一定要移除,且在還沒移除之際,其大廳的大門也應暫時關閉;促轉會雖提議改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但若從國際角度來思考台灣立國價值,總會認為應結合「國際威權政治研究中心暨博物館」的方案,建立一個複合式的文化空間,同時具有「歷史之刺」與「民主之盾」的功能。

此外,王文宏也說,三軍儀隊長期在中正紀念堂操演對威權者的崇敬儀式,違反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形象,應移到「自由廣場」牌樓之下,轉型為「國軍守護民主人權,捍衛台灣主體價值」的意志力展現。他呼籲面對歷史上國民黨戰後來台犯下的不義暴行,以及現實上鄰國對台不斷的壓迫,台灣人應牢記並反省「歷史之刺」帶來的創傷,並以貫徹自由人權的最高意志高舉「民主之盾」,守護摯愛的家園。

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以南韓的經驗舉例,上月南韓前總統全斗煥過世,青瓦台決定不為其舉行國葬,因為在光州事件有四百多人死亡,五百多人失蹤,並有一千多人受傷,而全斗煥未對此歷史事件清楚交代。而在台灣,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造成兩萬多人不明不白被處死,還有白色恐怖時代多少人失蹤、死亡,這些歷史真相尚未水落石出,蔣介石父子都是台灣的罪人。國際看台灣,大家都稱讚我國是民主國家,但對一個殺人魔,為什麼還崇拜他?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直指,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硬體工程需要時間、經費可以理解,但軟體轉型讓人看到文化部與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在中正紀念堂的中文官網,歷史沿革已經開始從轉型正義的角度描述這個園區,包括野百合、野草莓、聲援香港、圖博抗暴等等都寫進,但英文版的歷史沿革沒有同步轉型,還是從崇拜蔣介石的角度敘事。另外,從管理處施政計畫來看,裏面完全看不到管理處想要開始進行轉型工作,仍著重在觀光經濟以及淡化威權歷史規劃,與轉型正義精神價值背道而馳。

政治受難者、板橋社大主任張則周強調,民主最後一哩路就是拆除蔣介石銅像,中正紀念堂雖仍有蔣介石的銅像,還有很多正向歷史表述,但明顯的這幾十年來,這個空間已經變成一個走向民主過程的記錄,在這過程中台灣慢慢進一步民主化,從過去野百合到現在公投晚會,都在這裡舉行。從解嚴以後到現在,在這個空間裡慢慢從威權走向民主,空間的轉型變成全體人民的共識,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陳婉真提到,最近若有機會去中正紀念堂走走,不難看見有長輩聚精會神練氣功、打太極拳,有人專注地吹奏薩克斯風或打鼓,穿一樣衣服的高中生在那邊練習舞蹈,假日午後周邊有很多東南亞人穿著傳統服飾拍照。曾經在這個象徵威權、展示權力的場域,十多年來隨著台灣民主的成長,今天已經是一個容納多元族群且不分性別年齡的使用者的聚集之處。

陳婉真接著說,大家不會忘記這裡有世世代代的年輕人,曾在這裡聚集、呼喊、辯論他們對民主自由以及台灣的未來該怎麼走的宣示,紀錄片工作者也都在場見證過。即使這樣這個場域早已累積、承載這麼多世代的聲音,仍無法迴避、無法不轉頭看見,在這個場域裡最中心、最核心的位置,仍然矗立著維持與傳遞過去威權世代物質象徵的銅像,這是多麼矛盾與奇異的場景。

陳婉真強調,紀錄片工會從八〇年代開始,走在街頭紀錄點滴,追求歷史的真相與正義,希望透過影像紀錄與記憶起台灣民主自由一路走來的顛簸與艱辛,現在是該好好回顧歷史。轉型正義見證台灣民主發展,走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透過銅像的移除期待展開一系列的行動,不只是從物質或是儀隊展演的移除,更想要移除威權在這場域的象徵與影響,更進一步試圖翻轉、擴充這個場域的意義,從威權走向民主,從單一走向多元,真實回到現在使用這個場域的每個人生活中。

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小旅行計畫專員詹新雨則認為,促轉會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代表有意識讓這地方變成「歷史之刺」,去進行威權反省的動作;然而用一個紀念性的公園做威權反省,無法完全發揮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意義,畢竟在鄰近的二二八也有公園,兩者在空間屬性與功能上會有部分重疊。希望中正紀念堂轉型後,同時具備研究、國際交流與展示等功能,不要又變成一座靜態公園,而是能以更加行動的、積極的方式做反省,進一步鞏固台灣民主價值,讓國際友人用這樣的視角看台灣,成為台灣的「民主之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