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會發表外籍漁工專案報告 陳菊:人權是漁業永續發展核心
國家人權委員會30日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外籍漁工人權專案報告發表會」,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右四),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右三)等人與會。 (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台灣遠洋漁船捕撈漁獲去年首次遭美國勞動部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引發各界對外籍漁工人權問題重視;國家人權委員會今舉行「外籍漁工人權專案報告發表會」,針對缺失提出建議,盼逐步改善能與國際接軌;監察院長、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人權」是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台灣必須接軌國際標準,讓台灣漁業永續發展。
人權會今舉辦「外籍漁工人權專案報告發表會」,專案報告是以監察院6件外籍漁工調查報告為基礎,深入探究外籍漁工人權問題,對制度上的缺失提出建議,並納入跨國NGO對「終結遠洋漁業強迫勞動」的訴求,盼透過政府及相關團體積極對談,持續改善,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保障外籍漁工人權,並協助台灣的漁業永續發展。
陳菊致詞表示,台灣遠洋漁業的勞動力幾乎仰賴外籍漁工,而台灣的海洋政策、漁業政策是否重視移工人權,會牽動到產業的供應鏈,以及漁獲外銷,無論境內或境外的僱用漁工,或是權宜船漁工的人權保障,是產業鏈中最重要、迫切的議題。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人權會提出的外籍漁工專案報告,透過公私協力、跨部會的方法,面對解決嚴峻的人權挑戰,今晚就會召集相關部會,針對政府將提出的「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可納入專案報告的部分進行討論。
陳菊說,去年11月人權會赴高雄漁民服務中心參訪,並在今年2月成立專案工作小組,由她擔任召集人,彙整監院歷年6件外籍漁工調查案件,瞭解系統性問題,提出專案報告。
針對案件中找出亟待解決的漁工人權問題,陳菊指出,首先為境內、境外聘僱的漁工,適用法令不同,其次是漁船生活環境、岸上生活設施,是否符合國際要求;第三,要如何確保漁工跟家人,足額領取應有薪資;第四,強化管理仲介機構,建立合理公平機制;第五,我政府對遠洋漁船發生的勞動強迫,調查能量是否有所不足;第六,外籍漁工的申訴管道。
監委兼人權會委員王幼玲、紀惠容以及監委王美玉分別發表專案成果報告;王幼玲建議,行政院檢視國際勞工組織(ILO)C188《漁業工作公約》,拉近現行制度與勞動基準法及C188公約的規範落差。
王美玉表示,透過強化國際合作,就權宜船上的勞動人權,建立檢查法制,並加強管理及評鑑制度,有效監督仲介機構,逐步推動漁工薪水直匯機制,以避免被仲介雙重剝削,改變台灣被批評侵害漁工人權的國際形象。
紀惠容指出,漁工人權涉及跨部會權責機關,有必要建立聯合查緝平台,明確溝通,且案件發生時,第一線人員須能迅速辨識是否為強迫勞動案件,以利即時進行司法偵查及安置保護。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致詞表示人權是永續漁業發展的核心,台灣必須接軌國際標準。 (記者羅沛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