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監察院長職務 張博雅:盼新委員繼續除弊興利

張博雅(右)今天卸下監察院長職務,在副總統賴清德(左)監交下,將印信交接給新院長陳菊。(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張博雅今天卸下監察院長職務,在副總統賴清德監交下,將印信交接給甫上任的院長陳菊;張博雅致詞指出,第五屆成立的彈劾案有170案、彈劾245人,糾正案597案,函請行政機關改善1500多案;期盼未來新的院長與監察委員能繼續整飭政治官箴、除弊興利,延續「柏台御史」的精神,開創監院的新篇章。
監院今天上午10點舉行新舊任監察委員交接典禮,由賴清德到場監交;稍晚則由總統蔡英文為國家人權委員會揭牌,讓該委員會正式「開張營運」。張博雅於致詞時一度口誤,將「賴副總統」說成「陳副總統」,隨即引來大禮堂內與會人士大笑,但張博雅臨危不亂,笑笑地說「重新開始」,展現院長氣度。
細數第五屆監委的工作表現,張博雅說,這6年來共審查成立170件彈劾案,彈劾245人,提出糾正案597件,函請改善1500多案,其他還有讓各機關自行議處的部分,免除職務8人,記大過25人,這是本屆監委的重大執行成果。
張博雅表示,感謝所有辛苦的同仁,第五屆監委大家戮力從公,為民興利除弊,為國家節省105億元,增加歲入345億元,促使各機關提出具體改善措施5429項、增修法令1046項;監院並積極參與國際監察事務,去年也在台北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世界各國重要人士來台北開會。
張博雅指出,為了設置符合聯合國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監院整合各方意見,完成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函請立院審議,立院在去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三讀通過,今天由新任院長陳菊擔任主委。張說,該委員會的設立對傳統職權組織模式有劃時代的變革,她在任時籌組專案小組完成各項基礎架構。
張博雅說,她深知監院對國家社會的重大責任,在歷史巧合下,她早與監院有特別淵源;張提及,監院是百年古蹟,正式依法修復是2000年時,剛好是她擔任內政部長期間,除古蹟修復,監院也行使憲法明定的彈劾、糾舉、糾正的職權,執行「陽光四法」,並於監院設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升國際能見度。

監察院長陳菊(左)今在副總統賴清德(中)監交下,從前監察院長張博雅(左)手中接下印信,正式就任第六屆監察院長。(記者謝君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