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養的最好!竹北高鐵水圳森林公園獲非直轄市第1名

高鐵水圳森林公園周邊道路均設置無障礙斜坡,並保留充足行人通行的淨寬度,沿途路樹遮蔭行走舒適,無其他遮蔽物,人行道與車道間有高程區隔,防護設施完善,贏得非直轄市中第一名的優等佳績。 (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內政部營建署辦理108年「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畫」,新竹縣政府在「縣市型」組成績亮眼,獲得500萬元的增額補助;其中,高鐵水圳森林公園在新增的「區塊考評」項目中,勇奪非直轄市第一名的優等佳績。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連續4年獲得「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計畫考評」縣市型考評甲等的肯定,107年中央加碼甲等縣市500萬元補助金,縣府辦理「高鐵七路樹穴及人行空間鋪面改善工程」,已於 108 年度完工。
今年竹縣提報竹北市勝利七街、莊敬一路,竹東鎮北興路二段、莊敬路,湖口鄉達生路及和漢陽路以及新豐鄉的萃豐大道進行評比,再獲甲等500萬補助,正審慎評估用途中。
工務處長林鶴斯說,108年評比項目新增「區塊考評」,縣府提報位於高鐵特定區核心地段的水圳森林公園,週邊道路從六家車站-嘉豐南路-嘉豐十一街-復興二路,因各路口及行人穿越道,均設置無障礙斜坡,並保留充足行人通行的淨寬度,沿途路樹遮蔭行走舒適,無其他遮蔽物,人行道與車道間有高程區隔,防護設施完善,贏得非直轄市中第一名的優等佳績。
工務處表示,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分3個項目,其中「道路養護」著重道路整潔、整體排水、路面平坦度和鋪面的平整度;「人行環境」強調暢行性、舒適性、安全性、使用性;交通工程則是看標誌、標線、號誌、行人及自行車等設施的建置情形。
新竹縣政府從99年起就執行路平專案,鋪設AC(瀝青混凝土鋪面)長度432.23公里,已超過台灣南北的長度(394公里)。

高鐵水圳森林公園周邊道路均設置無障礙斜坡,並保留充足行人通行的淨寬度,沿途路樹遮蔭行走舒適,無其他遮蔽物,人行道與車道間有高程區隔,防護設施完善,贏得非直轄市中第一名的優等佳績。 (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連續4年獲得「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計畫考評」縣市型考評甲等的肯定, 今年提報竹東鎮北興路二段等路段進行評比,再獲甲等500萬補助。(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