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年改釋憲今激辯「溯及既往」 決議8/23前出爐
憲法法庭為了年改案開言詞辯論庭。(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公務人員年改釋憲案今日於憲法法庭開言詞辯論,聲請方主張年改條例為真正溯及既往,違反法治國原則,年改辦公室則駁斥這是不真正溯及既往,因為政府與公務員之間的關係還存在,可以視情況調整退休金,雙方攻防長達3小時,交鋒激烈,大法官許宗力宣布將於一個月內定出決議日期,結果最晚將於8月23日以前出爐。
聲請方指出,公務員與政府之間除了有職務關係,還有公法上的聘僱契約關係,一旦退休,這份契約就終止了,政府依法應給付退休金,這筆錢屬於債權性質,不可任意從公務員身上減少或剝奪,也不能用政府窮困作為抗辯,頂多可以緩給付,但不能不給付。
聲請方強調,雙方的聘僱契約既然已終止,政府就應該負擔「後契約」的義務,也就是給付退休金,不可以開空頭支票,否則誠實信用將破產;修法應以合憲為前提,但年改條例採真正溯及既往,恐有違憲問題。
聲請方認為,法律規定公務員的退休金由「政府」負最後支付保證責任,而不是公務員退撫基金,看得出來依法應負給付責任的是政府,非即將瀕臨破產的退撫基金,年改辦公室不應混淆兩者。
年改辦公室則說,政府與公務員之間的關係不因退休而消滅,而是開啟另一段關係,退休者一樣要負有旋轉門、禁赴特定地區等相關義務,政府也應提供其「適足生活」,既然雙方關係還存在著,年改條例就屬於不真正的溯及既往,立法者本可基於多元公益目標,透過修法調整退休金給付。
年改辦公室表示,退休金的調整要盱衡現行與退休者的權益,台灣已進入老化及少子化社會,平均餘命增加,需要迅速改革年金制度,如果要由政府負擔這筆支出,而非由退撫基金因應,就是把壓力轉嫁到這一代繳稅者身上,增加其壓力,立法者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出現,須立法改善。
年改辦公室認為,其他國家的所得替代率約落在50至60%之間,我國修法分10年從75%降到60%,在國際已屬偏中上,足以提供適足生活;年改辦公室強調,適足生活指的並非國人最低生活水準,而是依其職位給予相對應的退休金,因此軍人與公務員的退休金下限才會不同。
聲請人強調年改條例溯及既往,違反憲政原則。(記者吳政峰攝)
聲請人立委林德福表示年改條例是砍殺軍公教。(記者吳政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