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在中國任仲裁委員 世新校長:非公職 幫台商解糾紛
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澄清,他是因為中國瀋陽市有2000多名台商及眷屬需要信任的台灣人擔任仲裁委員,才受邀協助,非被對岸受僱、無聘僱關係,仲裁案的委員也是接受當事人委託才會成立。(資料照)
首次上稿 05-14 23:16
更新時間 05-15 06:31
〔記者吳柏軒、蘇芳禾、鍾麗華/台北報導〕立委陳亭妃日前在政論節目上,質疑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被中國瀋陽市列為仲裁委員,吳永乾昨(14日)晚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澄清是當地有2千多名台商及眷屬,需要信任的台灣人擔任仲裁委員,才受邀協助,非被對岸受雇、無聘僱關係,仲裁案的委員也是接受當事人委託才會成立。
立委陳亭妃質疑,中國瀋陽市仲裁委員會直屬於當地政府,是公務體系,認為其仲裁委員也有公務員資格,但吳永乾在台灣任大學校長,拋出「國家允許這樣的狀況發生嗎?」
但吳永乾昨(14日)晚接受本報獨家電訪澄清,他說,全世界仲裁都一樣,是當民事案件發生糾紛時,在司法程序之外,藉由雙方當事人選任仲裁人,召開仲裁委員會,去解決爭議,仲裁人非受雇政府機構,而是經當事人選任或同意才能擔任,認為自己在瀋陽市並無公職身分。
吳永乾回憶,當初是跟瀋陽市的大專校院有交流,對方才知道自身的法律及仲裁背景,並提到瀋陽市約有2千多名台商及眷屬居住,會跟中國的官方或本地人發生糾紛,為方便台商有民事爭議時,可選任較信賴的台灣仲裁委員參與解決問題,該市仲裁協會才邀約多名台籍專業人士加入,吳永乾說,「我是受邀在境外仲裁人的名單之列!」該市亦有邀請如香港人、新加坡人等名列仲裁名單。
吳永乾表示,自己在台灣也是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台灣仲裁協會、中華工程仲裁協會等註冊在案的仲裁人,但不受雇各協會,過去20年來也處理過超過10件的仲裁案,應是具有相關專業,才被對岸拜託,一開始自己因擔心赴中的交通問題而拒絕,後來聽聞當地台商有需求才答應。
吳永乾無奈,不能保證中國的民間機構是否有拿當地政府經費,但認為全世界各地的仲裁人性質本身就不是公務員,舉例自己另外有擔任基隆市碼頭開發案的調解委員,並領有基隆市長林佑昌的聘書,但也不會因此具有公務員資格、而可享有退休金福利,盼經此澄清,不再被誤解。
陸委會表示,為避免台商在中國大陸仲裁時遭遇不公,對於台灣人擔任中國法院的仲裁員或調解員,陸委會已做出不處罰的函釋,因此國人在中國大陸擔任仲裁員,並未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相關新聞連結:
陳亭妃:世新校長吳永乾 疑受聘為中國瀋陽仲裁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