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食譜」好料理 促轉會:家政老師也能教轉型正義
促轉會委員彭仁郁指出,家政教師可藉由「白色恐怖食譜」的異國料理介紹轉型正義,觸類旁通引發學生興趣。(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促轉會持續推動轉型正義,發現台灣國內關於轉型正義教育的本土教材偏少,現有許多教師對於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歷史深感興趣,不單只是歷史老師,連英文、家政老師也想傳授這類知識;促轉會指出,家政教師可藉由「白色恐怖食譜」的異國料理介紹轉型正義,觸類旁通引發學生興趣。
促轉會委員彭仁郁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促轉會「重建社會信任組」有2大工作,第一是政治創傷心理療癒,第二是轉型正義公民教育,在「教育」部分可分成校園、大眾兩個面向。
彭仁郁談及,教育部新課綱將於今年9月上路,裡面包含許多轉型正義元素,例如12年國教課綱中的社會科有納入民主、人權及法治概念,逐步建立小朋友對這些概念的認識,這也是轉型正義教育。
她指出,小朋友可透過聆聽故事方式,了解有哪些事情屬於不正義情況,國小階段社會科也會讓小朋友知道不正義對象,可能來自國家,課程雖沒註明是談轉型正義,但法制面向都有在逐步推動,至於國中階段則學習抽象思考概念。
彭仁郁提及,促轉會並沒有太多人力可以第一線推廣轉型正義教育,這方面執行主要還是需要教育部及各級學校教師來執行,促轉會有去審視課綱內容有無轉型正義,現有人權教育的資源中,每一環節及人員配置及串連是否有一貫性。
此外,教育部和國家人權博物館已經在第一線培養教師去做轉型正義工作,促轉會成立後已訪談教師了解在教育現場碰到情況,未來新課綱上路後,需要新增的資源有哪些等。
彭仁郁強調,雖然公民、社會科都有在教,但重要的是要如何把台灣轉型正義的進程及歷史納入,教師現有教材比較屬於外國案例,例如德國納粹及安妮日記等,國外許多教材有觸及轉型正義議題,促轉會訪談得知與本土轉型正義扣連的教材「相對缺乏」,目前僅是幾個教師及自發性小組織在推動。
彭仁郁表示,公民教育在國小階段一週只有一堂課,時數非常短,更不單只是教人權及轉型正義一個議題,教師如何在有限時間傳授轉型正義。
以及到了國中階段涉及考試升學壓力、第一線教師要如何符合學生、家長需求及社會大眾看法,都是台灣在推動轉型正義需考慮面向。
「對轉型正義及白色恐怖歷史有興趣的老師,不單只有歷史老師!」彭仁郁提及,促轉會訪談第一線教師發現,包含國文老師、英文老師,甚至是美術、家政老師都對轉型正義有興趣,當然家政老師不是去單講白色恐怖歷史,而是可以藉由「白色恐怖食譜」教學方式,多元傳授轉型正義觀念。
她舉例,在高雄的鳳山社區大學有舉辦一整天「白色恐怖體驗教學」,其中這個工作坊有準備「轉型正義大餐」,教師們特地找專家料理南非菜,在南非料理過程中,間接提及南非歷史及轉型正義經驗,讓民眾了解南非曾經有種族隔離歷史。
「南非菜其實和台灣菜有一點相似!」彭仁郁說,南非料理有混雜非洲當地料理方式,也加入了白人的烹調方式,可以在製作佳餚時談及,過去南非種族及文化的融合困難之處,這是一種「啟蒙經驗」,可讓人了解轉型正義,有興趣民眾事後會自己探索。
她指出,促轉會有和地方社區組織合辦工作坊,也會提供轉型正義入門影片或檔案素材的諮詢,未來將建立對轉型正義有興趣的教師交流平台,另外人權博物館有在推動這面向,以後會有「館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