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人魚神祕近親 亞馬遜河驚現「魔戒魚」

這種新發現的魚類因其側面條紋而得名,該條紋與「索倫之眼」(左)有驚人相似之處。(取自X平台)

這種新發現的魚類因其側面條紋而得名,該條紋與「索倫之眼」(左)有驚人相似之處。(取自X平台)

2024/06/24 13:0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科學家在亞馬遜河發現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新魚類:它擁有酷似人類的扁平牙齒,側面還有一道酷似《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邪惡魔君索倫之眼的獨特花紋。這項突破性研究近日發表於《新熱帶魚類學》(Neotropical Ichthyology)期刊。

研究團隊將這種食人魚的近親命名為銀板魚屬索倫魚(Myloplus sauron),不僅豐富了對亞馬遜河複雜生態系統的認知,也為物種分類和進化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研究團隊對銀板魚屬舒姆伯克魚(Myloplus schomburgkii)魚群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基因分析,結果令人驚訝:它實際上包含3個截然不同的物種:舒姆伯克魚(M. schomburgkii)、索倫魚(M. sauron)和艾蘭斯魚(M. aylans)。這3種魚在外觀上幾乎難以區分,只有透過仔細觀察脊椎骨數量、背鰭射線和雌性臀鰭形狀等微小差異才能辨別。這種「隱形多樣性」(cryptic diversity)現象在生物學中並不罕見,但在如此廣泛分布的物種中發現,仍令科學界為之震驚。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in London)魚類資深館長柯林斯(Rupert Collins)指出,索倫魚因側面的黑色條紋酷似索倫之眼而得名。這種富有創意的命名方式不僅展現了科學家們的幽默感,也反映了科學研究與文化元素的巧妙結合,為枯燥的學術研究增添了一絲趣味。

這些新發現的魚被通稱為「帕庫魚」(Pacu),這個通用名稱,用於指稱與食人魚有親緣關係的幾種南美淡水鋸齒鯉魚,這些魚與聞名遐邇、牙齒尖銳的食人魚同屬鋸腹鯉科(Serrasalmidae)。

然而,與普遍認知相悖的是,大多數帕庫魚和食人魚其實是性情溫和的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它們的「人類牙齒」實際上是為了更順利咀嚼植物而進化形成的。這一發現不僅挑戰了公眾對這些魚類的刻板印象,也強調了科普教育在糾正錯誤認知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目前尚未確定這3種帕庫魚的確切親緣關係。它們可能源自近期的共同祖先,也可能是遠親透過長期的趨同進化(Convergent evolution),形成相似外觀。這種不確定性不僅突顯了生物進化過程的複雜性,也為未來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大多數帕庫魚屬(Pacu)的魚類品種都有扁平的人類般牙齒,這些牙齒幫助它們咀嚼植物。(取自X平台)

大多數帕庫魚屬(Pacu)的魚類品種都有扁平的人類般牙齒,這些牙齒幫助它們咀嚼植物。(取自X平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蒐奇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