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因檢測驗真身!科學家驚爆:腔棘魚不是活化石

    在被認為已滅絕6500萬年後,人類首度在1938年發現了腔棘魚活體,此後這種「活化石」成為全球關注重點,幾乎人人都曾聽過這種擁有原始結構的古老魚類。(法新社)

    在被認為已滅絕6500萬年後,人類首度在1938年發現了腔棘魚活體,此後這種「活化石」成為全球關注重點,幾乎人人都曾聽過這種擁有原始結構的古老魚類。(法新社)

    2021/02/11 10: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在被認為已滅絕6500萬年後,人類首度在1938年發現了腔棘魚活體,此後這種「活化石」成為全球關注重點,幾乎人人都曾聽過這種擁有原始結構的古老魚類,然而,最新研究卻發現,在基因比對的證據支持下,腔棘魚並不是活化石。

    最新發表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雜誌的研究中,科學家表示,在「活化石」(Living Fossil)的嚴格定義中,一種生物必須在演化分支上停滯不前,並與化石證據中的祖先們如出一轍,但按最新基因分析結果,西印度洋矛尾魚(Latimeria chalumnae),也就是現存2個腔棘魚目物種之一,具有祖先所未擁有的新基因。

    多倫多大學分子遺傳學系研究人員耶蘭(Isaac Yellan)表示,腔棘魚的演化速度可能稍慢,但絕對不是「活化石」。

    研究報告顯示,西印度洋矛尾魚在大約1000萬年前與其他物種的接觸中,獲得了62個新基因,按序列研判,這些基因應該是由轉座子(Transposon)所轉傳,後者的特性非常有趣,又被稱為「自私的基因」,其存在唯一目的就是複製更多自己,並可在不同物種間傳遞。

    研究人員還不清楚這62個基因的作用,目前正準備進一步研究,以解開更多關於腔棘魚的謎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蒐奇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