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首座「親鄰」動保園區 擬設在古坑

縣府重啟平地造林,每公頃廿年補助二百七十萬,打造綠色林帶。
(記者林國賢攝)

縣府重啟平地造林,每公頃廿年補助二百七十萬,打造綠色林帶。 (記者林國賢攝)

2016/02/27 08:00

〔記者黃淑莉/古坑報導〕縣府將在古坑打造全台首座「親鄰」且符合環境教育認證的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除流浪動物收容區,還有認養區、動保教育宣導中心、戶外交流區,未來將結合綠色隧道,帶動古坑觀光。

占地1.6公頃 鄰近綠色隧道

流浪犬貓問題嚴重,縣內因無收容中心,每年委託十五家動物醫院處理,因空間有限,公告十二天無人認領或收養,即依規定安樂死,多次引起動保團體抗議及關切,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也因捕捉的流浪犬貓無處安置,多次要求縣府儘速建置收容中心。

動植物防疫所表示,收容中心建置地點難找,只要位置曝光,鄰近住戶即抗議,目前選定的動保教育園區位在古坑綠色隧道旁,占地約一.六公頃,建置經費由農委會補助一億六千萬元。

防疫所課長胡秋蘭指出,目前各縣市動物收容中心都屬「避鄰」場域,多數位處人煙罕至的偏僻地區,相較下,雲林動保教育區位處平地,且離住宅區只有六百多公尺,鄰近還有觀光景點。園區內除收容照護等專區,未來還將申請環境教育場域認證,提供學校、社團等戶外教學及參訪,並不定期辦理認養、宣導等大型活動。

消除疑慮 民代促縣府溝通

但縣府的「親鄰」構想仍有挑戰,議員賴明源認為動保教育園區預定地離村莊近,附近還有綠色隧道,排泄物、狗吠聲將影響地方發展,希望縣府另覓地點。

防疫所昨天邀請多位民代、古坑鄉長黃意玲等人實地會勘,議員蔡東富、鄉代葉和源都要求,園區建置一定要取得古坑鄉民支持,縣府應辦理說明會消除民眾疑慮。

防疫所強調,園區朝開放空間設計,並加強隔音設施、活性碳過濾清淨裝置、密閉廢水排放處理系統,園區內及周邊都會大量植栽,減少噪音與臭味等問題,下週將召開說明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