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東華師生辦展 校園當藝廊

藝設系一年級學生陳鈺茹用舊報紙、棉紙糊成作品「蝸牛」,她說,來到東華要適應不同於都市的緩慢生活步調,感覺很不同,這也是一件可以被「搬來搬去」的作品。(記者花孟璟攝)

藝設系一年級學生陳鈺茹用舊報紙、棉紙糊成作品「蝸牛」,她說,來到東華要適應不同於都市的緩慢生活步調,感覺很不同,這也是一件可以被「搬來搬去」的作品。(記者花孟璟攝)

2015/12/10 08:00

陳列樓梯間、草坪、樹上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國立東華大學校地廣達二百多公頃,學校藝術設計系老師田名璋策劃「角落藝術節」,把整個校園變身超大藝廊,師生的作品陳列在校園各個角落,從樓梯間、戶外草地、花圃、樹上都有「藝術出沒」,共展出近九十件作品,要看展還得拿「藝術地圖」按圖索驥!

第二屆東華角落藝術節昨天開幕,展出到本月二十七日,藝術節取「整個校園都是美術館」的概念,堪稱全台灣「空間最大」的藝術展出,而參展的師生不限藝術學院,跨越各學院及學術領域,從理工、商學院、文學院都有師生參加!

策展的藝術設計系老師田名璋說,學校這麼大,很多人就算唸完四年也不見得踏遍校園,因此作品展覽的地點遍及校園各個角落,每一件作品都很有特色。

作品蝸牛 隨你搬、任你摸

比如大一學生陳鈺茹作品「蝸牛」,展出地點在圖書館後方的大草坪,但每次蝸牛「被看到」時都有小小地「位移」,原來牠是獨一無二「開放學生搬來搬去」的作品,也打破一般參觀藝術展「藝術品不能摸」的制約。陳鈺茹說,她到東華才幾個月,一開始不太適應緩慢的生活步調,久了就能感受校園的美好,她期許自己的探索「雖然慢、但不會停止」。

藝術設計系老師汪曉青的作品「熊抱」,是在校園「東湖」旁的三棵鳳凰樹上,有四隻大、小台灣黑熊的紅色剪影,傳達對世界的愛,要「熱情」地擁抱校園和人生。

大二生黃祈霖的作品「常常,謝謝你服務台」用紙箱搭建而成,藏在理工一館一樓的樓梯角落,像是「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神秘空間,黃祈霖說,展期間每週四、週六的下午三點到晚上八點,他都在服務台替大家服務!參觀者可以抽紙牌聆聽他內心深處那些「曾經遺落、又被找回來的故事」,或是寫下自己的故事投入櫃台中,分享給其他人,讓故事不再寂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