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不敷使用 斥資六億四年改建
保福宮屋頂的剪黏精雕細琢,氣勢非凡。(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保福宮創建於清朝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間,是從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分靈而來,因為當時的永和下溪里一帶地勢低窪,一遇到豪雨就淹水,當地泉州移民多信仰俗稱「大道公」的保生大帝,民眾逢年過節祈求平安,就得搭船渡河長途跋涉前往保安宮,十分辛苦,因此地方仕紳商議,將保生大帝分靈迎至現今廟址西側新生地搭建草厝供奉,稱為「輪寮腳」。
第二次重建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五年),信眾曾萬成捐地五百坪,於現址興建公厝;第三次改建是因為一九一一年大颱風侵襲,洪水沖倒廟宇,地方人士商議重建三間聯式廟宇,於日治大正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落成。
民國四十七年,保福宮經過多次修繕及增建,有擴建之議,於民國五十六年八月動工,六十年十月完工,為第四次改建。
民國九十八年因為信眾絡繹不絕,原有宮廟空間不敷使用,決定再次改建,九十九年拆除舊廟,並於舊廟埕設神座臨時行宮,一百年動工興建新廟,斥資六億,預定一○五年一月三日迎神安座。
保福宮主委林忠榮說,這次管委會決定興建現在面寬四十米、深四十八米的三落大殿,第一落「三川殿」高十六米、第二落「主殿」高廿三米、第三落「凌霄寶殿」高卅四米(約十一層樓高),三個大殿由低漸高,代表步步高陞的福澤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