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荒保解說員日騎70公里 攝錄嘉義生態

蘇家弘前往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經過耐心等待,成功捕捉到母猴與猴仔互相依偎的溫馨畫面。(記者王善嬿攝)

蘇家弘前往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經過耐心等待,成功捕捉到母猴與猴仔互相依偎的溫馨畫面。(記者王善嬿攝)

2015/11/10 06:00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解說員蘇家弘,運動親近大自然,進而愛上觀察動植物,一有空就騎機車載老婆跑遍嘉義縣山、海區,今年七月從職場退休後,兩人幾乎每天騎行六、七十公里,攝錄動植物生態,透過他捕捉的畫面,民眾得以一窺帝雉、朱鸝等保育類鳥類模樣。

「把握當下。」蘇家弘四個月前自光纖公司主管退休,在此之前,曾當過股票分析師,看到有人賺千萬元一夕慘賠,體悟健康才是財富;約十年前,他開始走登山步道運動,認不出路邊的花草,於是攝影拍照,或持錄音筆錄鳥叫蛙鳴,再上網比對或向專家請益,鑽研各類動植物。

蘇家弘說,因老婆坐車會暈車,所以他們都騎機車去,活動範圍侷限嘉義地區,東石鰲鼓濕地、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等,都是常去觀察的地方,一待就一整天,偶爾會撲空,一旦捕捉到好畫面就很有成就感。

為了記錄生態,蘇家弘吃苦頭,常要到保安林內,忍受蚊蟲叮咬,不過也因長期觀察,得知如黑面琵鷺早上六到八點、下午四到六點覓食前,會用水清除身上寄生蟲,了解牠們作息後,就能捕捉展翅或戲水的生動畫面。

此外,經他追蹤四、五年,今年在番路鄉觸口自然教育中心一帶,發現鳥友公認「紅水黑大伴」的朱鸝蹤跡,但因朱鸝怕人,只會在樹枝停留一、兩秒就飛走,他為了拍美照,必須停止不動、閉氣按快門。

「動物跟人一樣重親情。」他說,曾在零下一度時,拍到塔塔加的母猴與小猴相依偎取暖畫面,另曾拍攝到鴨子排列直線慢游池塘,母鴨帶小鴨、一家和樂,與他跟家人互動一樣,今年他加入荒保解說員行列,希望藉由豐富的肢體動作與解說內容,讓民眾愛上大自然。

蘇家弘追蹤了好幾年,最近在阿里山風景區拍到瀕臨絕種的朱鸝。(蘇家弘提供)

蘇家弘追蹤了好幾年,最近在阿里山風景區拍到瀕臨絕種的朱鸝。(蘇家弘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