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蓋就業大樓 只進用45身障者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由北市勞動局斥資兩億元興建的「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大樓」,標榜以社會企業營運模式帶動身心障礙者就業,勞動局與進駐團隊原本訂立的契約,明定須進用卅名身心障礙者,後增為四十五人,但花兩億元蓋的大樓換算下來,等於平均一位身心障礙者,砸入近四百五十萬元促進就業費,不符比例原則;再加上進駐的社企,五年僅須繳納六百五十萬元權利金,卻能各自使用五十到七十坪不等的樓層辦公室,勞動局因此挨批濫用公共財。
平均1人砸450萬促進就業費
身心障礙者就業大樓於郝市府時期興建完工,七層高大樓由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非營利組織及壹菜園(厚生市集)、黑暗對話、若水國際等三家社會企業進駐,經營餐廳、友善小農商店、黑暗體驗教育、遠端客服中心,營運迄今逾半年,進用十八名身心障礙工作者,從事餐飲服務、貨物打包、物流運送協助、黑暗訓練、客服等工作。
社福團體批評,當初興建目的是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如今卻大相逕庭,僅促進少數人就業,等於是濫用公共財,此外,勞動局也未對進駐的社企訂定相關考核機制,身心障礙就業者的招募方式、勞動條件皆不受監督,一味將有利資源送給企業。
記者昨實地走訪身障就業大樓,除一樓以販賣小農農產品為主的厚生市集大門敞開,其餘樓層均受管制,聘用身心障員工的勝利廚房,尚未全面對外開放,換言之,一般市民無法進出使用該樓設備,身障就業大樓有如私企大樓。
勞動局:商業模式開創多元性
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主任張英樹表示,七樓的勝利廚房為身心障礙員工的實習基地,販售牛肉麵等餐點食品,同時做為身心障礙者創業加盟的訓練所,二樓則為生產後台,目前正在申請衛生認證,近期就會對外營業。
張英樹強調,進駐團隊營運半年來已投入裝修、職訓等上千萬元經費,「投入的遠比政府多」,也定期舉辦論壇,與各界討論社企與身心障就業議題,目的是改變外界對身心障礙者就業能力的既存看法,讓身心障礙者走入一般職場,從事多元職業,而不再只是接受庇護性的安置。
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長陳惠琪解釋,社企和身心障礙者就業的結合,開創身心障礙者就業的多元可能性,她指庇護工場依照產能核薪,平均薪資偏低,社會企業則能透過商業模式,解決身心障礙者在職場上的就業問題,薪資更在基本工資之上,進用人數將逐年增加至四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