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到校必經之路 有些人走一走就成了眷屬

克難坡。(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克難坡」連接英專路底與淡江大學校門口,是許多學生的共同記憶,「有些人走一走就終成眷屬了耶!」學生也不期待看到封路。
根據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在淡江時報第三百四十四期的撰文中指出,克難坡建於民國四十年代,是進入淡江校園的必經要道,「爬克難坡,除了可以鍛鍊我們的體魄外,攀登之間還可以讓我們領悟許多人生哲理,開展我們的胸懷」。
民國七十年代的校友提及,當年許多坐火車到淡水上課的學生們,都必須走英專路爬上克難坡,從第一級石階往上看,總是看到成群學生。
「我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日當天入學去爬克難坡,記憶很清楚,因為隔天就是九二一大地震」,校友廖人傑說,沒有機車可騎或不搭公車的學生,對克難坡會特別有印象,因為那是從山下往坡上最快的捷徑,入學前完全不知道有爬克難坡的傳統,開學當天和新同學一邊爬坡一邊聊天,有助於融入新環境。
「有些人走一走就終成眷屬了耶!」廖人傑打趣地說,當年陪著走克難坡上上下下不知多少次的女孩,多年後就成了他的太太。
假設克難坡封起來了呢?「很可惜,因為學生時代的記憶都在那兒」,廖人傑說。現在的在學生也不期待看到封路,「這是我到學校習慣走的路,若是封了,就得繞遠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