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筆記》預防性措施不足 SOP形同虛設
2015/06/02 06:00
四月中金華、懷生國中發生學生集體腹瀉事件,柯文哲即要求台北市食安委員會訂出營養午餐供餐與停餐SOP標準作業流程,其中對問題廠商的通報機制是重要一環,但這次三所國小抽檢蔬果超標嚴重,不僅衛生局公布慢半拍,竟連教育局都狀況外。
衛生局三月抽檢營養午餐食材,半個月就有初步結果,衛生局雖稱必須複檢後,才能做最後確認公布,但若站在孩子的食品安全角度做事,衛生局可以不公布,但可以先通知廠商,預防性先不採用相關食品,待複檢確認後再公布。不僅可讓孩子少吃一點問題食材下肚,也不至於讓廠商商譽受損。
更奇怪的是,五月衛生局檢驗結果出爐後,竟只通知學校和廠商,連學校也未通報教育局,學校主管機關的教育局,竟成了最後一個得知問題結果的單位,從抽檢至今長達二個月,對廠商的記點、懲處等動作都還未完成,這樣的SOP簡直等於沒有SOP。
從教育局的營養午餐記點制度,到衛生局的食品安全抽檢制度,仍多以不毀損廠商信譽的角度出發,所以才會出現學生吃了幾隻蟑螂、幾個鐵片,才能停止廠商供餐的制度出現,也才會有待複檢結果出爐,才通知廠商停止供應食材。但孩子的安全不能等,慢半拍可能就導致孩子暴露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在維護廠商信譽下的預防性措施,應是補足抽檢制度緩不濟急的改進方向。(記者陳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