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同禮步道不拓寬 明年動工整修

立委高金素梅(中)昨日舉行同禮步道改善說明會,決議原有「拓寬」變「改善」,維持既有步道6公里整修。(記者王峻祺攝)

立委高金素梅(中)昨日舉行同禮步道改善說明會,決議原有「拓寬」變「改善」,維持既有步道6公里整修。(記者王峻祺攝)

2015/05/27 08:00

受限法規、經費 無法拓寬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太魯閣既有的同禮步道拓寬計畫一波三折,昨日在立委高金素梅的會議主持下初步達成共識,考量水土保持、國家公園法限制,加上現有經費、工時等因素,決議由「拓寬」變「改善」,維持既有步道六公里整修,預計今年將送內政部審核,核准過後最快明年動工。

未來機車可載運物資上山

現階段「同禮部落通路可行性評估」受限於現行法規,將採取「步道改善計畫」,六公里步道原泥濘曲折、滿地碎石的路況,未來計畫經太管處及秀林鄉公所呈報至內政部核准後,將採綠建築工法,在原有一米半至兩米寬的基礎上,重新鋪設石磚、石板,降低環境衝擊,目標是讓機車能夠載運民生物資上山。

部落族人陳愛玉說,「有點不太真實!」喊了多年要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都沒結果,如今同禮步道改善計畫預計明年就能動工,只有實際親眼看到「做了」才算數,希望一切不要再落空。

立委高金素梅表示,原住民委員會及秀林鄉公所已編列一千八百萬進行步道改善,今年將把計畫送內政部審核,核准通過後,最快明年可動工,她希望族人一定要好好維護這條「示範步道」,讓回家的路能夠長長久久。

她說,族人的要求不多,改善步道就能暫時解決民生物資的運輸問題,礙於現行法規維持既有步道六公里整修、不破壞水土保持法中的土方挖填量、不涉及國家公園法,是目前相關單位的共識。

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表示,步道改善可行性評估已達成共識,未來會協助鄉公所進行相關文件送審及後續作業,讓工程施作符合法規順利動工。

原民會土地管理處處長杜張梅莊強調,同禮部落唯一運載物資的流籠機具中斷一年,目前步道改善計畫已有眉目,很快便能解決族人的民生需求,計畫若順利,明年就能讓族人如願回家,但希望路通後部落務必珍惜祖先留下來的土地,繼續守護這得來不易的家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