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家鄉 台南官田國小自編教材
官田國小校長林保良(左一)率領教師團為學生量身編寫校本課程教材。(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官田報導〕自己的教材自己編!官田國小昨天發表三本校本課程教材,由校長林保良率領教師團,花費兩年時間,為低、中、高、特教等不同年級的學生量身編寫,引導學童認識家鄉的產業、生態、文史等,除將分送給區內各小學外,後續將推出英、日、越、台語等版本的電子書,並於學校官網開放民眾點閱。
「老師,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書耶,好想看喔!」官田國小自編校本課程昨天熱騰騰發表,「官田紅菱︱神奇的落水花生」、「小水雉的超級奶爸」、「少年阿寬的奇幻旅程」等,學童看到書上竟有官田國小和校長、老師的名字,書名又是和生活周邊的人事物有關,迫不及待想要先睹為快。
林保良擔任玉井國小校長時,曾結合在地藝術家及學校老師,出版融入在地特色的繪本,藉由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學童更了解家鄉,撰寫者為學校老師,使繪本內容也能更貼近孩子們。兩年前,林保良再帶領官田國小的老師,分為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及特教組,分頭採訪、撰稿,找來南藝大學生協助插畫,讓最了解同學的各年級老師,寫出最適合學生的教材,很多老師是第一次出書,新書出版,就像看到孩子出生,老師感到很興奮。
特教老師林可欣是基隆人,「為了寫書,我對學校所在的社區更了解,對這塊土地有了更親密的情感。」低年級老師瞿湘玲說,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不同,城鄉也有不同,自編的教材更具在地化,更適合學生學習,師生也配合課程,在校園裡種菱角,不只學習教材裡的知識,還能實際觀察,深入認識家鄉的菱角產業。
中年級老師姜雅玲是下營人,她說,以前曾看到媽媽從菱角田裡撿回一顆水雉蛋,以為水雉也是由鳥媽媽照料,參與寫書後,才知道原來水雉是由鳥爸爸照顧,看到教材能夠從無到有,「學生拿到繪本時看得津津有味,很有成就感。」
「我們生活的土地有很多故事,周遭的人事物就是最好的學習素材。」林保良說,希望藉由自編的教材,落實校本課程,引導孩子知鄉、愛鄉,後續還有針對高年級編寫的「烏山頭水庫的美麗與哀愁」也會出版,校方和台南市DOC輔導團隊合作,將推出英、日、越、台語等不同版本的電子書,方便各地民眾上網閱讀,希望讓國外也能知道在地的文化與特色,將官田行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