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頭插土地公枴 習俗漸失傳
中秋節也是土地公生日,習俗上農民會在田頭插上「土地公枴」,現已很少見,引起小朋友好奇。(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陳燦坤/綜合報導〕中秋節除全家團圓烤肉、賞月、吃月餅,部分農村還保留著在田裡插上「土地公枴」的特殊習俗,此一習俗如今已很少見到,昨天就有家長開車二十幾公里,才帶女兒找到現在已難得一見的土地公枴。
竹子夾金香 感謝庇佑慶豐收
一名年輕媽媽為告訴女兒特殊的中秋習俗,昨天開車載著女兒,從大埤沿路尋找「土地公枴」,開二十多公里,直到斗六十三里產業道路才看到,好奇的女兒下車拜拜,祈求土地公「保佑」。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土地公得道升天日子,各地土地公廟擠滿祝壽人潮,由於傳說土地公年紀大,喜歡吃麻糬,信徒人手一袋月餅、一盒麻糬。
而七十多歲的農民鄭永三則是每年一到中秋,就會動手做「土地公枴」,中秋節一早就拿到每處農田田頭插,他說,早年幾乎每個農民都會插,近幾年因老農凋零,年輕人較不重視,該習俗已很少見。
斗六高中退休國文老師、文史工作者陳南榮表示,早年在農村中秋節還有一個特別習俗,農夫會提著月餅到田裡祭拜土地公,並在田頭插「土地公枴」。
陳南榮指出,「土地公枴」是用一枝竹子,剖半後夾上一疊金紙及三枝香,主要目的是土地公來巡田時可著竹子當枴杖,金紙則是答謝土地公保佑穀物豐收的禮金。
地方文史工作者許士能、紀雅博也說,中秋插「土地公枴」是流傳已久的農業習俗,除了感謝土地公幫忙看顧田園,同時庇佑來年五穀豐收。
許士能表示,除中秋節,部分農民在大年初五開工當天也會插「土地公枴」,祈求風調雨順,這項習俗在台灣不分閩、客都有,可見看農民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