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副市長老實說》蔡炳坤:若北有「核事」 中部能倖免嗎

2013/03/09 06:00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台灣如果發生核安問題,沒有人能夠倖免」,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昨天表示,如果以公務員的身分,他理應支持政策、肯定核能,但在情感上,他認為「生命無價及免於恐懼的自由」,是台灣人民應有的基本人權。

民調顯示,中台灣民眾對於停建核四的支持度比其他縣市都低,蔡炳坤昨天表示,因為核電廠都在北部及南部,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中部是「西線無戰事」,但「這是自私的想法」,核安的問題不應是區域性的問題,如果北部有事,中部能倖免嗎?

蔡炳坤說,他肯定行政院長江宜樺提出核四公投的作法,重大政策尋求民意為依歸,這是「開大門」,而訴諸「核四公投停建就下台」這是「走大路」。身為公務員,理應支持政策,而身為低碳城市的推動者,核能也的確是較符合低碳原則,核能發電雖是世界各國在進行的事情,但台灣在地形、地理條件下,核能電廠安全的疑慮,核廢料處置的不安,尤其是在日本福島將屆滿二年之際,除非有足夠的核安保證,否則是會讓人疑慮的。

蔡炳坤說,「我固然肯定核能發電,但更以生命、自由為重,每個人的生命無價,更應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他強調不要逼他表態「是否反對核四興建」,但他相信,現在支持或反對者所列出的理由,大家都看到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要問他的想法,他會說:「非核家園是朝野共識,是跨越藍綠、跨越政黨的,尤其是行政院在三月七日才通過能源安全及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差別只是在朝野對期程看法有所不同,但如果一方面談非核家園,一方面卻在蓋核四,「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

以讀書人的良知,而不是以「台中市副市長」的身分,蔡炳坤呼籲,反核已不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台灣應該正視「提出替代性的能源政策」以及相對應的產業政策。

他強調,就像「國民年金」的問題一樣,去面對,才能解決,全民為了核安不要核電,就要有心理準備面對高電價,而在此同時,提出更落實的節約能源方案,才是面對「核電歸零」最好的方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