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陣雨

臺北市 18-20 ℃

(嘉義)狛犬守護嘉義神社 常被當獅子

嘉義神社的老照片。(記者丁偉杰翻攝)

嘉義神社的老照片。(記者丁偉杰翻攝)

2017/07/26 06:00

〔記者丁偉杰/嘉市報導〕嘉義市百年歷史的嘉義公園內,留有日治時代嘉義神社的遺跡,參道兩旁的兩對狛犬石雕像,常被誤認為石獅,每當文化志工導覽解說時,民眾常好奇詢問「有無公、母之分?」嘉義市長涂醒哲昨在臉書貼文為狛犬宣傳,希望不要再把牠誤認成石獅。

台北市北投區逸仙國小校門前兩尊具有百年歷史的狛犬石雕像,今年五月遭前市議員李承龍等人持鐵鎚毀損,事發後,嘉市警方為避免嘉義神社這兩對狛犬石雕像遭惡意破壞,在神社設置巡邏箱,提高見警率,並由嘉市文化局維護管理,不定期清洗,以免長青苔,颱風過後也會檢查,目前「健康」狀況良好,沒有受損。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科員王詠紳說,這兩對狛犬像推估是第二代嘉義神社的附屬建物,約建於公元一九四三年,至今七十四年歷史,狛犬有大小之分,造型特徵為一張口、一閉口,日本神社文化對狛犬沒有公母之分。

文史工作者高基榮說,狛犬亦稱胡麻犬或高麗犬,外形似獅子,傳說是高麗傳入日本的高麗犬,一說是為除魔的拒魔犬,也有說是傳自中國狀若獅子的唐獅子,常見於神社的社頭、社殿前或寺院前,以供除魔之用;有學者研究不以公、母來分 ,而是以張口的狛犬稱為「啊」像、閉口的狛犬稱為「嗯」像。

嘉義公園內的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為市定古蹟,兩棟建物是日治時期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日式檜木建築與周邊神社史跡,成為具特色的觀光景點,現場雖設立解說牌,但未針對狛犬石雕像作介紹,不知情民眾常把狛犬誤認成石獅,每當有文化志工導覽時,遊客也都會好奇詢問,讓狛犬成了熱門話題。

嘉義神社參道兩旁的石造狛犬,氣宇不凡,常被誤認成獅子。	(記者丁偉杰攝)

嘉義神社參道兩旁的石造狛犬,氣宇不凡,常被誤認成獅子。 (記者丁偉杰攝)

嘉義神社參道兩旁的石造狛犬,氣宇不凡,常被誤認成獅子。	(記者丁偉杰攝)

嘉義神社參道兩旁的石造狛犬,氣宇不凡,常被誤認成獅子。 (記者丁偉杰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