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農委會主委訪農友 籲多種雜糧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了解稻草回收堆置再利用。(記者蔡宗勳攝)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了解稻草回收堆置再利用。(記者蔡宗勳攝)

2016/12/27 06:00

〔記者蔡宗勳/嘉縣報導〕蔡政府糧食政策朝提升雜糧自主率方向推動,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昨天走訪嘉義縣雜糧種植區,與農友交換大糧倉計畫看法時,呼籲多種植雜糧,減少進口量,讓鄉親吃到最新鮮的營養雜糧。

曹啟鴻說,台灣稻米生產過剩,雜糧卻幾乎仰賴進口,不管是基於戰略或在地生產環保考量,都有必要進一步提升雜糧的自主率,因而希望能聽取實際耕作者的心聲,做為政策調整的參考。

縣府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嘉縣雜糧生產面積八千九百七十九公頃,以玉米、豆類、小麥、薏苡及落花生為主,這幾年在義竹、朴子、新港等農會及十甲農場推動下,大豆、黃豆、黑豆、小麥、薏苡都成為市場搶手貨。

東石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余仁聖、東石合作農場場長余仁仲都表示,農村缺工及人口嚴重老化,農地也無法活化,應透過機械化生產改善農業從業環境及擴大生產面積,提高農業就業所得及誘因,才可能吸引青年回鄉。

十甲農場蔡一宏說,透過農糧署補助的大型聯合作業機械,有助於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加快雜糧採收,並透過加工設備協助,有助於產品分級確保產品生產品質,但相關規定過於嚴苛,應適度調整。

對此,曹啟鴻允研議是否改採作業時數等其他方式認定農機年限,以避免不堪使用,卻無法爭取補助更新之窘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