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千萬種故事】大稻埕昔與今的樣貌,莊永明用火柴盒點燃記憶

莊永明/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1942年出生在大稻埕,從小學就開始搜集台灣文史資料、郵票、書籍。莊永明靠著對歷史和古物的熱愛,踏查大稻埕一帶,從事文史研究超過40年,被公認是收藏台灣史料最豐富者之一。累積文史著作超過50本。(記者陳宇睿/攝影)

莊永明/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1942年出生在大稻埕,從小學就開始搜集台灣文史資料、郵票、書籍。莊永明靠著對歷史和古物的熱愛,踏查大稻埕一帶,從事文史研究超過40年,被公認是收藏台灣史料最豐富者之一。累積文史著作超過50本。(記者陳宇睿/攝影)

2018/02/15 06:00

記者陳怡君/報導

大稻埕,曾是60年代台北最繁華的地區,如今隨著都市重心轉移光環不再,但在成長於大稻埕的文史工作者莊永明眼中,這裡的傳奇色彩依舊魅力不減。他也透過規劃歷史古蹟巡禮、出版書籍,帶無數遊客穿越時空,一窺舊城的傳奇故事;而他收藏的舊時代火柴盒,則成為記錄這座大城市發展軌跡的最佳見證。

以歷史見證人身分 訴說當時的動人回憶

出生、成長在大稻埕的莊永明,在沒有傲人學歷、未受正統學術訓練的背景下,一頭栽進研究大稻埕人文歷史的大觀園超過大半輩子。莊永明自我介紹時,總稱自己是「大稻埕人」,而非「台北人」,足見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即便今日大稻埕已褪去當年光環,76歲的莊永明談起大稻埕的歷史與演變,總能侃侃而談,以「歷史見證人」身分,訴說記憶中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台北故事。

莊永明說,自己可說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出生在大稻埕最繁榮、蓬勃發展的年代,當年的大稻埕是人文薈萃之地、從小耳濡目染台語歌、和「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是鄰居、身邊長輩總愛和他「講古」……。種種大時代下的巧妙契機,讓莊永明從小就對大稻埕文史萌生濃厚興趣。

洗盡鉛華大稻埕 見證台北繁華年代

莊永明描述眼裡的大稻埕變化,嘆息說道:「總覺得少了當年的茶香」,一大原因是老街區翻修、都更,老建築多半已不復見;昔日靠著外銷茶葉締造大稻埕繁榮風貌的茶葉、洋行,更是寥寥無幾。當年大稻埕的老電影院,同樣一家不存。莊永明回憶記憶中的大稻埕,當年的延平北路,是最熱鬧的商街;民生西路到貴德街一帶,是當年商賈的「豪宅區」。迪化街則是當時南北貨貿易的集散中心,也因為商貿活動頻繁,迪化街成為當時大稻埕的精華地段,曾是知名電影院和劇園永樂座的所在地。

熱愛台灣人文歷史 化為收藏動力

做為大稻埕演變的「見證人」,莊永明除把40餘年來踏查大稻埕等台北老街的心路歷程編寫成數十本著作,也因對生長的土地充滿熱情,便把這份對大稻埕的熱愛化為收藏相關文物的動力。「搜集年資」超過60年的莊永明,擁有無數與大稻埕相關的獨家藏品,包括火柴盒、郵票、郵摺、相片。

這些與大稻埕相關的珍貴收藏品,讓後人得以一窺當時大稻埕的繁華樣貌與記憶。其中,又以當年的老火柴盒最具故事性。由於早年的台灣,打火機尚未普及,加上對廣告刊登管制嚴格。當時的火柴盒是相當普遍的生活用品,小小一方紙盒,自然成為商人眼中最佳廣告媒介。看似不起眼火柴盒上頭的圖像,真實記錄當年的大稻埕酒家文化、以及當年台北人的生活時尚與休閒娛樂。60年代大稻埕的繁華樣貌,彷彿躍然紙上。

帶領遊客探索大稻埕 用腳步親自認識這座城市

除了記錄、研究大稻埕,莊永明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台北的過去與現在。莊永明退休後,擔任大稻埕文史導覽志工長達10多年之久,每月固定透過「大稻埕逍遙遊」的歷史古蹟巡禮,帶領遊客以「散步」結合說故事方式,逐一探索大稻埕慈聖宮、太平國小、永樂國小、大稻埕教堂、王有記茶行、大安醫院遺址、永樂市場等大稻埕名勝。這一趟將近4小時的大稻埕導覽行程,退休後的莊永明一走就是近20年。在上百回大稻埕巡禮中,帶領了上千人偕行,在斑駁的街道、狹窄的巷弄裡閱讀大稻埕每個不同時代。儘管今日的大稻埕樣貌已不復以往,但在莊永明記錄之下的老台北,就是這座城市最美的故事。

日治時期的「太平町」,即今日的延平北路,是大稻埕最重要的幹道,街道相當繁華。(圖片提供/莊永明)

日治時期的「太平町」,即今日的延平北路,是大稻埕最重要的幹道,街道相當繁華。(圖片提供/莊永明)

波麗路餐廳/成立於1934年,為台灣歷史最悠久西餐廳,店家目前仍營業中。此西餐廳曾是早年台北男女的「定情場所」,一大原因是早期台灣民風保守,男女姻緣多由媒人撮合,兩家人常約在此相親、互相認識。(記者陳宇睿/攝影)

波麗路餐廳/成立於1934年,為台灣歷史最悠久西餐廳,店家目前仍營業中。此西餐廳曾是早年台北男女的「定情場所」,一大原因是早期台灣民風保守,男女姻緣多由媒人撮合,兩家人常約在此相親、互相認識。(記者陳宇睿/攝影)

「太平町」曾是大稻埕文化、社交、娛樂等最活躍的商街。街道兩側商店林立,電影院「第一劇場」、酒樓「蓬萊閣」、中國畫師開設的「羅訪梅畫像館」都位於此。(圖片提供/莊永明)

「太平町」曾是大稻埕文化、社交、娛樂等最活躍的商街。街道兩側商店林立,電影院「第一劇場」、酒樓「蓬萊閣」、中國畫師開設的「羅訪梅畫像館」都位於此。(圖片提供/莊永明)

迪化街早年是大稻埕商圈重要的貿易市街,目前是大稻埕保存最完整的老街區。(圖片提供/莊永明)

迪化街早年是大稻埕商圈重要的貿易市街,目前是大稻埕保存最完整的老街區。(圖片提供/莊永明)

莊永明所收藏的台語舞台劇「閹雞」海報。1943年「閹雞」於「永樂座」公演,位於迪化街的永樂座,是日治及光復初期北台灣的藝文展演重地,除了是電影院、戲院,也是文人聚會、演講的首選地點。(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莊永明所收藏的台語舞台劇「閹雞」海報。1943年「閹雞」於「永樂座」公演,位於迪化街的永樂座,是日治及光復初期北台灣的藝文展演重地,除了是電影院、戲院,也是文人聚會、演講的首選地點。(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是大稻埕的古蹟建築,這裡也是莊永明從小長大的地方。退休後擔任大稻埕導覽志工的莊永明,時常在老家舉辦講座,定期在這裡講述大稻埕過往的點點滴滴。(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是大稻埕的古蹟建築,這裡也是莊永明從小長大的地方。退休後擔任大稻埕導覽志工的莊永明,時常在老家舉辦講座,定期在這裡講述大稻埕過往的點點滴滴。(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黑美人大酒家/黑美人大酒家見證60年代大稻埕紙醉金迷「酒家文化」的縮影,是當時規模最大的酒家,也是當時政商名流的交際重地,「黑美人」一詞甚至成為風月場所代稱。「黑美人」得名於酒家英文店名「All Beauty」,以台語諧音取了簡單易記的中文店名。(記者陳宇睿/攝影)

黑美人大酒家/黑美人大酒家見證60年代大稻埕紙醉金迷「酒家文化」的縮影,是當時規模最大的酒家,也是當時政商名流的交際重地,「黑美人」一詞甚至成為風月場所代稱。「黑美人」得名於酒家英文店名「All Beauty」,以台語諧音取了簡單易記的中文店名。(記者陳宇睿/攝影)

建南茗茶/大稻埕的建南茗茶是台灣最早由西德引進機器,將茶葉包裝成小茶袋的茶行,當時台灣飲茶風氣盛行,也因此出現大量關於茶行的火柴盒廣告。(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建南茗茶/大稻埕的建南茗茶是台灣最早由西德引進機器,將茶葉包裝成小茶袋的茶行,當時台灣飲茶風氣盛行,也因此出現大量關於茶行的火柴盒廣告。(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合發服裝行/1960年代延平北路商圈知名的服裝店,最大特色是店家商標為一隻狗,又稱「狗標服裝行」。之所以用狗當商標,是因合發服裝行位於延平北路一段東側、長安西路口起算第9家,而「九」、「狗」之台語同音,西裝行老闆便發揮創意以狗做為商標。(圖片提供/莊永明)

合發服裝行/1960年代延平北路商圈知名的服裝店,最大特色是店家商標為一隻狗,又稱「狗標服裝行」。之所以用狗當商標,是因合發服裝行位於延平北路一段東側、長安西路口起算第9家,而「九」、「狗」之台語同音,西裝行老闆便發揮創意以狗做為商標。(圖片提供/莊永明)

榮星保齡球館/創立於1960年,是台灣第1家保齡球館。保齡球據傳是由在台美軍引進,在榮星之前,只有總統府斜對面的「中國之友社」有保齡球設備,但不對外開放。榮星則有16條球道,並附設餐廳,是當年相當時髦的休閒娛樂場所。(記者陳宇睿/攝影)

榮星保齡球館/創立於1960年,是台灣第1家保齡球館。保齡球據傳是由在台美軍引進,在榮星之前,只有總統府斜對面的「中國之友社」有保齡球設備,但不對外開放。榮星則有16條球道,並附設餐廳,是當年相當時髦的休閒娛樂場所。(記者陳宇睿/攝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