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防弊過頭 恐製造另個怪獸體制
記者黃以敬/特稿
馬政府黑箱微調高中課綱引發政治箝制教育的極大爭議,更造成老師、學生串連抗議,重創台灣教育專業與自主;為防止類似問題再生,立法院初審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及國民教育法」修正案,但卻將課審會提名及聘任權改交行政院,涉及架空教育主管機關的權限;防弊過了頭,卻可能創造出另一個「政治可更直接凌駕教育專業」的怪獸體制。
細究去年造成社會莫大爭議的課綱黑箱微調,教育部最大過失在於,無法抵擋逾越教育專業的高層壓力。因此這次修法,強化課審會擴大引進民間參與席次及否決權,還加入立法院可間接對課審委員行使同意權,這其實就是要在可能陷入官僚或無法抗壓的教育部行政體系之外,無奈地多一線立法制衡,確保課綱制定可更公開透明化。
但若是要直接把課審會的提名聘任全從教育部拔除,這第二層「防弊」卻明顯過了頭,無法解決課綱被執政高層箝制的癥結,反而讓有更多執政者政治意識考量的行政院來主導,教育部將淪為只能跟民間提出課綱方案競標的變相書商之一?若遇到意識形態強的行政院長,也不用再假面去要求教育部,直接把黑箱檢核成員提名為課審委員,如民進黨時期的前教長所言,教育部無法主導法定的業務權限,何不乾脆廢掉。
以此法條,國民黨執政的閣揆毛治國、民進黨的新閣揆林全直接提名主導課綱審議,課綱成敗、爭議應由行政院長負責?並到立院教育委員會備詢?
課綱爭議或許無法讓台灣社會信任教育部可完全免於政治箝制,但不意味著就須放棄教育體系應有的獨立行政權,交通出了事、金融發生問題,難道行政院長也要兼任交通部長、金管會主委?
要避免課綱黑箱作業,增加民間參與、立院適度制衡是可以,但要直接剝奪教育部的專業行政權,只怕是防弊過了頭,未來反對政治力箝制教育的師生們,要佔據的恐怕不再只是教育部,而是行政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