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實習船御風輪首航東京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的御風輪首航東京,在船上舉行泊港典禮,70多名海事科系師生及教育部主秘林伯樵(前排右三)、駐日代表李逸洋(前排左三)參加。 (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報導〕教育部斥資十六.五億元、花五年打造的亞洲最大海事實習船「御風輪」首航,昨天上午進入東京泊港,船上四十多位高雄科技大學的學生在泊港之際高唱國旗歌,彷彿在向暌違卅年的東京宣示「台灣來了」。
高雄科大學生高唱國旗歌
御風輪是在上月廿六日從高雄啟航出發,以五天的航程在前晚抵達東京外海,昨上午九點半正式進入東京有明碼頭,日方依國際禮儀噴水歡迎,船上學生則列隊在甲板上高唱國旗歌,即使東京氣溫驟降還下著細雨,也澆不熄學生們的熱情。
教部斥資16.5億元打造
台灣的海事實習船上次在東京泊港是在一九九五年,當時也是「育英二號」的首航,後來因為國際公約修改,東京入港規定轉嚴,育英二號轉而前往九州鹿兒島或沖繩泊港,這次新造的御風輪總噸位是育英二號的五倍,設計、設備規格也大幅升級,不但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事實習船,也是世界頂級的海上移動教室。
為了這趟暌違東京卅年的首航,高科大派出兩位副校長負責押船,各海事科系院校也派教師隨船,而高科大校長楊慶煜、副校長俞克維則提早到東京待命,教育部主秘林伯樵和駐日代表李逸洋也親到碼頭迎接御風輪抵達。
楊慶煜在致詞時表示,以御風輪造價和所有投入的經費來看,培育海事學生比訓練醫學院學生更花錢。航運對台灣非常重要,目前海事學生約僅四成進入航運界服務,希望未來能達到百分之百。
李逸洋表示,御風輪首輪東京意義重大,台日教育交流也進入新的里程碑,駐日代表處希望未來能促進台日海事教育交流。

搭上御風輪首航的高科大學生,都說自己很幸運也很光榮。(記者林翠儀攝)

御風輪船尾插著我國國旗,還有標示船籍地高雄。(記者林翠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