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場用地改BOT蓋旅館 議員質疑效益

花蓮縣府耗資一億多元購入一塊約二千多坪土地並變更為市場用地,縣府觀光處擬改為BOT委外給財團興建大型旅店,議員舉行專案會議關心。(記者王錦義攝)
花蓮縣府︰盼引進民間資金、創意 打造國際觀光景點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蓮縣政府在二○一三年、前縣長傅崐萁任內耗資一億多元,向國有財產署購入一塊約二千多坪土地,變更為市場用地,準備安置夜市攤商,但十多年來沒有進度遭監察院糾正,縣府改為BOT給財團興建大型旅店,議員質疑問題重重。縣府表示,盼透過促參法引進民間資金、創意及專業經營管理能力,打造國際觀光景點。
億元購地閒置11年 被監院糾正
花蓮縣議會由縣議員黃馨擔任召集人,針對福德段市場用地改為BOT飯店旅館一案舉行專案會議。黃馨說,十多年前縣府購入土地說要安置夜市攤商,後來改在東大門夜市現址的道路兼廣場用地安置攤商,若土地BOT給財團蓋旅店,未來東大門四百多個攤販該何去何從?
議員︰未來東大門400攤販搬去哪
縣議員張美慧批評說,傅崐萁任內把位於市區精華地段的東洋廣場空地賣給財團蓋飯店,又花費一億多元公帑在重慶市場旁買土地,宣稱安置夜市攤商,現在改弦易轍BOT委外五十年給財團蓋飯店,莫名其妙。
縣議員楊華美表示,目前東大門夜市的土地是抵費地,未來可能有變化,縣府擬朝多功能目標開發是否經可行性評估?重慶市場是否受影響?以及周邊停車需求等,皆未看到相關評估。
蓋飯店精華地已賣 此處開窗見殯儀館
縣議員胡仁順質疑,此處蓋高樓層飯店,打開窗戶面臨殯儀館,縣府說要遷移殯儀館也講了十多年無下文,若要BOT蓋飯店,東洋廣場地點更合適,結果傅崐萁把精華地賣掉,本末倒置。
縣府觀光處回應,BOT專案規劃的需求和效益均納入評估,也舉辦說明會聽取民眾意見,如果單純蓋市場,當初提花東基金被認為財務不可行,興建市場費用無法回收,所以轉為促參BOT,以市場用地附屬經營旅館的方式活化土地。
觀光處強調,為使基地靈活運用,達效益最大化,在地方政府財力有限下透過促參法辦理,希望引進民間資金、創意及專業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加速社會經濟發展,並配合周邊遊憩景點開發帶來的觀光人潮及商業活動發展,打造結合休閒、遊憩、餐飲的國際觀光景點。

花蓮縣府耗資一億多元購入一塊約二千多坪土地並變更為市場用地,縣府觀光處擬改為BOT委外給財團興建大型旅店,議員舉行專案會議關心。(記者王錦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