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罹患率高 監院批政院漠視檳榔危害
監察院昨批評行政院長期未能積極管理,漠視檳榔危害。(資料照)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灣每年有超過八千人罹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監察院昨批評行政院長期未能積極管理,漠視檳榔危害。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張雍敏表示,已委託專業團體訂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年底出爐。
衛福部:已委託訂定專法 年底出爐
監察委員趙永清、范巽綠、蕭自佑等人指出,行政院長期對檳榔管理無積極作為,國際間如土耳其已將檳榔視為毒品,禁止販售和嚼食,泰國也推動管制措施,並禁止進口檳榔,我國雖有檳榔廢園轉作計畫,但檳榔種植面積仍高達四萬公頃,是國內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作物。
監委直言,衛福部認為檳榔不是食品,不適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農業部則認為檳榔不是農作物,亦無法可管。政府應加強檳榔進口管制、紅白灰危害成分抽驗、強化檳榔園廢園轉作誘因、加強校園禁檳宣導、強化對青少年購買檳榔的稽查作為等,並催生專法,正視檳榔對於國人健康的危害。
張雍敏表示,檳榔危害是跨部會議題,已委託專業團體制定草案,預計年底完成。張雍敏說,包裝上加註警語、圖片等,是規劃方向之一,至於會否以菸品方式管理、課稅等,衝擊較大,需要有社會共識。
張雍敏提到,口腔癌每年發生人數約八千例,衛福部透過媒體宣導、提供可近性的篩檢、全人照護品質提升等措施防治,二○一三年到二○二一年整體嚼檳率已下降,高中生從二.四六%降為一.六六%,成人則從五.八%降至三.五%、降幅達四成。
政務委員陳時中表示,檳榔是致癌物有適當管制必要,隨著國人嚼檳率持續下降,根據國健署調查,約剩下八十二萬名國人嚼食,種植面積也縮小並陸續轉作,制定專法時機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