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應用 6分鐘篩癌 氫能煉鐵負碳排
國輻中心開發獨步全球的「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只要6到15分鐘,就可以從病理組織切片及細胞樣品上,辨識出癌細胞。(國輻中心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先進光源可協助探究原子世界到天文星際等跨尺度科學,台灣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更催生出各種應用,如台灣專利「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可六分鐘癌症篩檢;「氫能煉鐵」以達減碳環保;其他半導體關鍵製程、高強度碳纖維材料等,都少不了先進光源。
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擁有「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專利,李耀昌表示,早期與醫院合作癌症篩檢,無意間發現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分別會被蜂蠟、石蠟染色,實驗找出細胞醣體的碳氫鏈與蠟吸附關鍵,而蠟對紅外線吸收非常明顯,透過同步輻射高解析度,即使單一細胞也可看得出來,並細緻到癌症零期也可抓出,且只需六到十五分鐘即可辨識。
檢測10種癌症 技轉民間
李耀昌說,該技術目前可檢測結腸癌、乳癌、胃癌、口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皮膚癌、神經內分泌瘤及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等十種,並與北中南六家醫院執行臨床,也技轉民間。
而鋼鐵業占全台十一%總碳排放,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林士剛表示,傳統燒焦炭煉鐵會大量排出二氧化碳,成大與國輻中心、中鋼公司合作,執行「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用同步輻射觀察天然礦像的結構,以及用氫煉鐵時的氧化鐵還原反應,未來將可讓煉鐵從大量排碳,變為環保負碳。
可檢測精密材料是否有瑕疵
國輻中心副主任魏德新也舉例,使用同步輻射光電子能譜、X光吸收與繞射等技術,可以檢測半導體材料成分、電子結構、晶體結構等,協助廠商改善關鍵製程,開發晶片。同步輻射X光小角/廣角散射技術,可清楚觀測碳纖維中石墨微晶、奈米級微孔等微結構,助製造輕量、耐高溫的高強度碳纖維,作為車體、風機葉片、航空零組件與人造衛星等材料。
國輻中心開發獨步全球的「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只要6到15分鐘,就可以從病理組織切片及細胞樣品上,辨識出癌細胞。(國輻中心提供)
國輻中心與成大、中鋼共同合作「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將透過臨場高溫爐,分析氫氣還原鐵礦的機制,有助未來煉鐵負碳發展,圖為該爐以紅外線加熱到1600度畫面。(國輻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