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官田菱田人力老化 水雉復育堪憂

台南官田區栽種菱角苗至6月底,早種的菱角在6月則已有少量採收。(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官田區栽種菱角苗至6月底,早種的菱角在6月則已有少量採收。(記者楊金城攝)

2024/06/10 05:30

記者楊金城/專題報導

「紅菱之鄉」台南官田區栽種全國最多的菱角,由於俗稱「菱角鳥」的水雉最愛菱角田,台南水雉超過八成就「住」在官田,族群的復育、延續繫命於菱角產業。最近開始進入菱角苗栽種期,但受到農村人力老化,菱角產業也面臨缺工困境,官田菱田四、五百公頃盛況不再,今年菱田面積有可能再往下修,讓人憂心台南水雉的未來。

農村缺工 面積可能再下修

官田菱角面積在二○二○年有二八三公頃、二○二一年二六九公頃、二○二二年二七○公頃、二○二三年因缺水剩二五六公頃,官田區公所和農會認為今年七月中旬截止的二期轉作菱角申報面積,因缺工、農村人口老化,有可能再減少二成,粗估約二一○公頃恐創新低。

台南水雉逾8成住在官田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廿四年來推動水雉復育,台南水雉夏季、冬季鳥調的族群數量逐年增加,二○二○年冬季有一七二○隻、二○二一年二二五二隻、二○二二年二六○三隻、二○二三年二八八二隻刷新紀錄,且八成水雉在官田。

檢視兩數據,水雉數量似乎和菱角田減少無關聯?水雉園區主任李文珍指出,就是因菱田面積減少,水雉族群才增加緩慢,當一區塊的水雉數量增加後,會向外擴張,如無合適的菱角田,自然影響水雉的繁殖。

水雉園區推動友善耕種

官田區農會近年推廣菱農友善耕種,鼓勵種菱,也有自己的食農教育菱角實驗田,對水雉復育提供助力;水雉園區不但推動菱田友善耕種,還幫忙菱農行銷賣菱角,增加收入,就是希望吸引更多農民、青農加入種菱,李文珍說,有菱角產業,水雉的未來才有希望。

菱農憂心說,農村沒有新人力,未來菱田面積消失不是不可能。官田農會總幹事林定億對於缺工提出部分解方,發展菱角洗選機、剝殼機、使用無人機噴藥,取代部分人力,並培育青農,菱角產業才能延續。

政府發獎勵提升種菱意願

此外,政府發給菱角二期轉作獎勵金、保育水雉繁殖獎勵金,提升農民種菱意願。能否讓更多青農加入種菱產業,有待時間證明。

水雉生態有趣,一妻多夫,並主要由雄鳥負責孵蛋、帶雛鳥。(官田水雉園區提供)

水雉生態有趣,一妻多夫,並主要由雄鳥負責孵蛋、帶雛鳥。(官田水雉園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