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4種市場常見魚 還沒長大就上桌

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進行市場魚種體長調查,發現紅甘等常見魚種,逾半樣本皆未達50%性成熟體長,且未達標比例逾9成。
(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進行市場魚種體長調查,發現紅甘等常見魚種,逾半樣本皆未達50%性成熟體長,且未達標比例逾9成。 (綠色和平提供)

2024/06/07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海洋資源亟待保護,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昨公布台灣首次四十種漁港市場常見魚種調查,發現廿四種魚類逾半樣本皆未達五十%性成熟體長,其中銀雞魚、星雞魚、紅甘、白鯧與黑喉等未達標比例逾九成,是海洋生態與產業永續的警訊。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調查中,過半樣本未達成熟體長的魚種,多為餐桌上常見的經濟魚類,包含紅甘、黑喉、鯖魚、多利魚、竹筴魚、白鯧、馬頭魚等,顯示捕撈壓力已大於魚群復原力,長期將使台灣主要經濟魚種數量變少又變小,釀漁業與生態雙輸。

該調查為去年三月至今年一月,從屏東東港、高雄前鎮及蚵仔寮、澎湖馬公、宜蘭大溪及南方澳等六大漁港拍賣市場,收集逾三萬筆數據,調查四十種魚的體長,以五十%雌性性成熟體長(Lm50)為基準估算。

調查顯示有廿四種魚逾半樣本皆未達Lm50,其中銀雞魚、星雞魚、紅甘、白鯧與黑喉等未達比例更逾九成,過度捕撈最嚴峻。何宣慶解釋,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比例相當高,若繼續寅吃卯糧,將具有繁殖能力的魚都吃光,留給下一代的將是沒有海鮮的大海。

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進行市場魚種體長調查,發現白鯧等常見魚種,逾半樣本皆未達50%性成熟體長,且未達標比例逾9成。
(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進行市場魚種體長調查,發現白鯧等常見魚種,逾半樣本皆未達50%性成熟體長,且未達標比例逾9成。 (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與學者首度針對常見魚種的廣泛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這也是全球漁業資源短缺最大的問題。(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與學者首度針對常見魚種的廣泛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這也是全球漁業資源短缺最大的問題。(綠色和平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