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區區有避難所 可收容逾24萬人

南市消防局特搜隊員整備前往花蓮支援救災。(消防局提供)

南市消防局特搜隊員整備前往花蓮支援救災。(消防局提供)

2024/04/04 05:30

學校、活動中心、操場、公園 共412處 再與旅宿、宮廟協定 增加量能

〔記者王俊忠、洪瑞琴、劉婉君、蔡文居/台南報導〕地震頻傳,南市在昨日花蓮強震後第一時間開設應變中心,市長黃偉哲強調,為提升風雨災、震災等大規模災害時災民避難收容所運作量能,去年九月由歸仁區公所示範演練,然而區公所是災害防救的第一線單位,要求各區公所都有必要辦理,使全市各區均具備災時及時開設避難收容所的能力。

昨日早上花蓮強震,全國有感,民眾惶恐之餘也紛紛互報平安,台南市政府透過官方LINE、市長黃偉哲臉書等宣導管道貼出「安心符」告示,請民眾安心。有民眾說,「看到輕鐵門一直搖,趕快帶學生去操場,搖得超久超大的」、「學生比平常演練跑得更快」、「以為房子要垮了,現在還在頭暈」、「同事打卡扶著牆,全震住了,電梯門竟會自動打開」;也有北部民眾貼出自家物品「東倒西歪」慘況,真的是「被地震嚇到掉滿地!」

消防局特搜隊 抵達花蓮救援

災防中心執行秘書王雅禾表示,全市三十七區都設有公有避難收容所,只是數量差別,共有四一二處收容所、可收容約二十四萬二千位避難災民,分布在各學校、活動中心、操場、公園等地,依衛福部規定須達全市人口十%以上,南市可收容人數高於這比例,許多學校建物已做耐震補強。市長考量單區面臨大型災害可能開設多個收容所,各區需做防災士或志工參與的模擬演練。且有些區與民間旅宿業、宮廟等簽支援收容協定,全市避難收容所數量不只四一二處。

南市災害應變中心於地震發生後即三級開設因應地震與海嘯,並派員外出巡查有無災情,迄下午統計無重大災情發生、無人傷亡。南市消防局特搜隊昨由特搜大隊長楊子濬率十五人、生命探測器材及三隻搜救犬於近午十一點抵達屏北機場搭機前往花蓮,特搜隊員抵達花蓮倒塌建物,即著手施救,在下午四點多發現有受困者協助救援。

一件建物毀損 都無人員傷亡

市府災防中心表示,統計有一件建物毀損、五件停水、一件停電、一件電線桿毀損、一件電梯受困,但都沒有人員傷亡。各項行政運作都正常,並提醒民眾在地震發生時記得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海嘯警報解除之前,民眾不要前往海邊。昨日地震發生時正值學校上課時間,永康大灣國小師生展現平時的防災演練成果,疏散至操場避難,一名女老師不慎跌倒,手腳多處擦傷,就醫後無大礙。

地震發生時,台南鳥會資深鳥友郭東輝正巧在台江國家公園觀察黑面琵鷺,發現一群七十幾隻的黑琵也受到驚嚇,驚起亂亂飛,但比較小型的鷸鴴科水鳥則不受影響。

對於地震頻傳,市長黃偉哲要求各區公所都要做大規模災害避難收容所的開設作業演練。(南市府災防辦提供)

對於地震頻傳,市長黃偉哲要求各區公所都要做大規模災害避難收容所的開設作業演練。(南市府災防辦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