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材未驗出米酵菌酸/罕見案例 專家:難排除下毒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左一)坦承,獲報第一時間前往該餐廳時,現場已無民眾吃下的剩餘食材,無法追到最直接證據。(記者廖振輝攝)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左一)坦承,獲報第一時間前往該餐廳時,現場已無民眾吃下的剩餘食材,無法追到最直接證據。(記者廖振輝攝)

2024/03/31 05:30

〔記者蔡思培、翁聿煌/綜合報導〕台北市遠東百貨信義A13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兩人死亡,兩位死者與六名重症患者身上都驗出「米酵菌酸」,但粿條、香蘭葉等食材檢驗卻是陰性。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坦承,獲報第一時間前往該餐廳時,現場已無民眾吃下的剩餘食材,無法追到最直接證據,但已查扣相關食材與器械,並由中央帶回調查。

北市衛局坦承 採檢並無吃剩食材

無法追到最直接證據

台北市政府昨天公布再新增六名案例,都曾吃過炒粿條、河粉等食物,其中一名二十二歲女子曾在寶林饒河店食用炒粿條,北市目前仍有七人住院中,其中四人在加護病房、一人有好轉。

新北市則新增三名病例,都是女性,年齡介於廿三歲至卅九歲間,分別居住於土城區、新莊區及淡水區,其中兩人曾經自行就醫、一人自行服藥,腹瀉、嘔吐的症狀都已緩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前天在臉書表示,台灣此次的米酵菌酸中毒案很奇怪,「堪比電影還離奇」,蘇指出,國外論文分享經驗通常是人中毒,但人體濃度低驗不出來,最後靠著食材濃度較高驗出來,才診斷是米酵菌酸中毒。但台灣剛剛好相反,每個病人都驗出米酵菌酸了,偏偏每個食材都是陰性,「感覺下毒還是有可能」。

不過,台大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盛望徽昨說,在兩名較嚴重病患體內有找到毒素,但基於目前檢驗結果還無法證實食物有大量的酸,且米酵菌酸只要一至一.五毫克就足以有致病或致命風險,第一時間能從患者體內找到毒素、得到很好確認的診斷答案是好事,但回溯找食材不一定也能找到高濃度毒素,也許此事件相較國外有特殊狀況。

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表示,盛教授提到這是台灣歷史第一次有極為罕見毒素米酵菌酸致死案,目前從中央訊息獲知兩人體內有毒素,但食材檢驗都是陰性,會持續配合檢方調查,不排除任何可能。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個案資訊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個案資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