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曾文打造放水渠道 年減耗損3700萬噸

曾文水庫放水後,會在東口堰截流,再從烏山嶺隧道引至烏山頭水庫。(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放水後,會在東口堰截流,再從烏山嶺隧道引至烏山頭水庫。(記者吳俊鋒攝)

2024/03/17 05:30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氣候變遷,降雨不確定性高,常會衝擊水情,水資源亟待珍惜;國內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供水,要先放水入溪,再引至烏山頭水庫出水,過程中滲漏、流失每年約三千七百萬立方公尺,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打造專用的箱涵渠道,可以一滴都不少地輸送、蓄存,避免浪費,預計明年十月完工。

曾文水庫放水渠道工程,從永久河道放水道(PRO)開始,導水箱涵一直興建到東口堰,全長四.五三公里,目前已打造至曾文三號橋上游附近,進度超過六成。

根據南水分署觀測統計,曾文水庫每年供水到烏山頭水庫平均約為七億立方公尺,滲漏率達五.三%,這是自然現象,且與輸水量成正比。換算後,等於曾文水庫以傳統的河道輸水方式,平均每年滲漏掉三千七百萬立方米,接近半座烏山頭水庫的有效蓄水量,相當可惜。

放水渠道沿曾文溪畔興建,入口與主段的箱涵寬度都是四.五公尺,出水工寬度為六公尺,設計流量可滿足一般發電放水每秒五十立方公尺。

渠道沿線還施作七處截流工,短延時降雨所帶來的山溝水也不浪費,全部引入箱涵,輸送至東口堰,讓所有水資源都能發揮效益。增加的淤泥暫置空間也可開始使用,有助於曾文水庫的清淤作業。

曾文水庫的放水渠道工程,從永久河道放水道前開始施作。(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的放水渠道工程,從永久河道放水道前開始施作。(記者吳俊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