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意識抬頭 學校改名貼近在地文化
台灣民主化後,新興學校校名多元化,不再出現「中字輩」校名。圖為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市立中山國小。 (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隨著本土意識抬頭,有學校以改名展現文化認同,例如台中市太平區達觀國小改為博屋瑪國小,以學校所在地的原住民族語顯示主體性。另有學校因體制改變,由一般國中小改為實驗中小學等。
台中和平區2國小改原民語命名
台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台中市和平區達觀國小更名為博屋瑪國小、博愛國小更名為德芙蘭國小,均以原住民族語命名,展現在地特色文化認同及推廣原民文化;健民國小這學年改為竹仔坑國小,則是恢復古地名以貼近居民的文化認同。
桃園市近年有八所國中小改名,桃園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其中五校是因改制而改名,例如新坡國中改制為完全高中而改名觀音高中,大漢國中改為大溪高中等。另空軍總部附設桃園小學改為陳康國小,以紀念空軍英雄「陳康」大隊長;三湖國小改為瑞原國小,主因是三湖車站廢止而改名。
新北市立忠山實驗小學等八校,因學校改辦實驗教育而改名,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校名是校友對母校認同感來源之一,同時代表學校歷史及發展脈絡,亦是社區認同。
南市3校回復與地名相符舊校名
台南市有三校回復與地名相符的舊校名,台南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明,鹽水區河南國小改名為坔(讀音同地)頭港國小、東山區東河國小改名為吉貝耍國小、新化區口埤實小改為口埤國小。
少子化也是改校名的因素之一。高雄市教育局長謝文斌表示,去年共裁併三校,甲仙區寶隆國小、內門區景義國小及內門區西門國小分別併入甲仙國小、溝坪國小及觀亭國小,學校、家長及社區對原校校名消失雖不捨,但認同學生學習成長較校名更重要。
台北市也有類似情況,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中興國小和福星國小整併,明倫國小併入大龍國小,中興和明倫校名因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