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手寫信成回憶 10年少8.5億函件

張先生入獄時寄出的信件,至今仍被老母親好好珍藏。(記者丁奕攝)

張先生入獄時寄出的信件,至今仍被老母親好好珍藏。(記者丁奕攝)

2023/09/30 05:30

電子郵件、通訊軟體發達 信箱打開來多是帳單、廣告

〔記者丁奕/專題報導〕還記得上一次寫信是什麼時候嗎?因電子郵件、通訊軟體發達,如今打開家裡信箱往往是帳單、廣告,手寫信已成時代回憶。中華郵政最新年報顯示,過去十年已減少八.五億函件,平均每人每年少約卅五封,隨各行各業大力推行電子帳單,未來恐進一步減少實體信件。

網路年代 等信的期待心情沒了

在沒有手機、網路、LINE的年代,情侶間手寫情書,娓娓訴說對於對方的思念,小心翼翼投入郵筒,每天等候郵差投信,以及收信的瞬間,充滿期待拆信閱讀的心情,應是四、五年級生共同的回憶。

但那個手寫信充滿溫度的年代已經遠去,中華郵政年報顯示,二○一三年函件收寄量達廿七億件,其後一路下滑,二○二一年剩十八.四億件;去年因為金管會改變保單通知書寄發規定,函件收寄量略為回升到十八.五億件,但十年來仍蒸發八.五億件。國民平均通信率從二○一三年的每人一一四.四件,去年降為每人七十八.九八件,相較十年前,平均每人每年少了約卅五封信。

較10年前 每人每年平均少35封

中華郵政郵務處副處長林立富表示,郵局現在送函件都以帳單、廣告為主,幾乎無人在寫信。因手寫信要花時間、還要實體交寄,若用電子郵件,國內外的聯絡都能瞬間完成。

郵政博物館副館長陳淑芬表示,手機、LINE的興起,願意用手寫信的人越來越少。為了推廣「手寫有溫度」,郵博館在團體導覽時,都會有手寫明信片的環節,也會教小朋友怎麼寫郵遞區號;每年也會設攤響應「城南有意思」等活動,於現場提供明信片、郵票讓民眾手寫寄信。

陳淑芬指出,「畢竟是手寫的,人家收到的感受不同」,雖然現在通訊很方便,但手寫信承載老一輩的情感,郵博館希望帶動風氣,帶民眾回到以前的感覺,很多老一輩的人會細細保存以前手寫的家書、情書,三不五時拿出憶當年,電子郵件就沒辦法,「真的很鼓勵年輕人多寫信,以後拿出來看是很好的回憶」。

受刑人寫滿思念 老母珍藏

另外,監獄受刑人因打電話受限制,寫信也成了受刑人重要的通訊方法。如更生人張先生過去前往中國時,曾在當地被捕入獄,當時監獄電話只能打給直系親屬,一個月一通,通信則無限制,如今雖已刑滿釋放,但當時每月寄出的信件,至今仍被老母親好好珍藏。

民眾每天最常收到的就是各式帳單、廣告。(記者丁奕攝)

民眾每天最常收到的就是各式帳單、廣告。(記者丁奕攝)

民眾如今可以使用i郵箱收寄郵件。(記者丁奕攝)

民眾如今可以使用i郵箱收寄郵件。(記者丁奕攝)

近10年中華郵政收寄函件數

近10年中華郵政收寄函件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