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強化禽農防疫教育 加強野鳥、禽場監測

去年中國際原物料玉米飼料漲價,蛋農減產因應。(資料照,記者蘇福男攝)
〔記者陳嘉怡、林惠琴/台北報導〕國內爆發「蛋蛋危機」,而禽流感是影響雞蛋供貨重要的源頭原因。專家認為,升級養雞產業軟硬體是最重要的方向,但儘管農委會已提出提升方案,在落實之前仍有一段時間,建議持續強化禽農防疫教育,並加強野鳥與禽場監測,及早提出預警。
國內禽流感專家、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謝快樂表示,現在流行的禽流感H5N1「很兇」,不見得要進入雞舍才會傳播病毒;只要候鳥飛過雞舍掉下糞便,一坨糞便約有一億個病毒、而一萬個病毒就可感染一隻雞,影響層面可想而知,因此萬一是開放式養雞場,簡直沒救,靠近海邊更是高危險地區。
如今農委會已提出中長期計畫提升禽舍,但到完全落實仍需要時間,謝快樂建議先加強禽農教育。例如員工進入雞舍要更換衣服及鞋子、踩過消毒水,以免自己被污染卻不自知,將病毒帶入雞舍。此外,有些水禽業者的飼料槽採開放形式、沒有圍網,容易吸引候鳥覓食,聚集吃飽後,雞就要遭殃了。因為相較於鴨、鵝,雞是禽流感的易感族群,通常受到衝擊最大。他也提到,強化野鳥與禽場的監測並及早提出預警,也是重要的防治工作。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許振忠日前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養雞產業的軟硬體都必須升級,硬體部分就是將傳統雞舍升級為密閉式空間,尤其現在面臨極端氣候,室內型的雞舍比較不會受到天氣冷影響產蛋率,且可加裝保溫設備調節室內溫度。軟體方面就是要讓多數養雞業者都願意升級、改善雞舍設備,否則只有少部分升級,周邊大部分是傳統雞舍時,仍容易被傳染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