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家預估 口罩令最快5月全面解禁

交通部表示,進入雙鐵付費區、機場管制區仍要配戴口罩。圖為高鐵月台。
(記者陳心瑜攝)

交通部表示,進入雙鐵付費區、機場管制區仍要配戴口罩。圖為高鐵月台。 (記者陳心瑜攝)

2023/02/20 05:30

〔記者林惠琴、陳心瑜、俞肇福/綜合報導〕本土武肺昨新增一萬五七四七例,較上週日減少約六.八%。疫情逐日走緩,防疫措施持續鬆綁,除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外,今起室內原則上都免戴口罩,校園及托育場所則延後自三月六日起放寬。專家認為,這是法定傳染病降級前奏,進一步全面脫罩須觀察醫療量能恢復、未有更強變異株,預計最快落在五月。

國道服務區、轉運站可免戴

今起仍要戴口罩的場所包括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少服務、身障福利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表示,考量人潮流動量大,搭乘對象不特定等特性,進入大眾運輸場站付費區、運具上持續戴口罩,包括雙鐵車廂、船舶、航空器等。國道服務區、客運轉運站等不在此限、可免戴口罩,國際航班則依目的國規定。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室內可解除口罩令主因有二,一是國內自然感染率估近七成,若扣掉感染較久而免疫力消退族群,仍有五成五具保護力,未戴口罩被傳染也不易再引發大規模流行;二是法定傳染病降級前奏,教育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法傳病降級前奏

陳秀熙認為,目前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竄起,考量有些公共場所人流單點接觸量較高,恐再推升各種呼吸道疾病就醫需求,但醫療有一定量能仍限於COVID-19患者使用,可能無法滿足其他病人,因此醫療院所、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維持戴口罩。預計要等到降級、醫療量能恢復,加上中國疫情影響較明朗、世衛可望在四月將COVID-19從「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移除,國內才會宣布全面脫罩,可能落在五、六月。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監事黃高彬表示,醫療照護機構有許多免疫缺陷對象,大眾運輸工具則是人與人之間距離太近,因此維持戴口罩,待觀察無傳染力更強變異株出現,再進一步放寬較安全,估計至少要半年。

武肺昨中重症新增一七五例,死亡新增六十八例,最年輕為四十多歲男性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去年十月廿五日發燒、咳嗽、肺炎住院,卅一日篩陽,今年一月卅日死亡。

此外,馬祖小三通第二條「馬祖北竿白沙港─福州黃岐港」航線昨天復航;隨船前往的連江縣長王忠銘表示,希望小三通不只是金馬民眾適用,應全面開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