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恐延誤回診 去年癌歿增1495人

2021年十大致死癌症排名

2021年十大致死癌症排名

2022/07/01 05:30

十大死因之首 癌症時鐘快轉20秒 平均每10分10秒1人殞命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衛福部昨公布國人二○二一年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年奪冠,癌症時鐘為十分十秒,也就是十分十秒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亡,較前一年快了廿秒,共奪走五萬一六五六條人命,占總死亡人數約廿八%。平均每天有一四二人死於癌症,約八十六%集中在五十五歲以上族群。

癌症十大死因 肺癌和肝癌連42年「最致命」

衛福部統計,十大癌症死因中,肺癌蟬聯十八年首位,肝癌次之,其餘癌症排名與前年無變化。去年因癌症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一四九五人,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都比前一年上升。

去年中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衛福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認為,癌症死亡人數增加較多可能與武肺疫情有關,恐有癌症病患因擔心染疫,不敢到醫院追蹤,甚至延誤回診。

平均每天142人癌歿 約86%逾55歲族群

而年齡是影響癌症病患死亡的重要因素,約八十六%為五十五歲以上族群,其中又以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七十五歲到八十四歲的癌症死亡人數增加較明顯。

去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一、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二、肝和肝內膽管癌;三、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四、女性乳癌;五、前列腺(攝護腺)癌;六、口腔癌;七、胰臟癌;八、胃癌;九、食道癌;十、卵巢癌。

以癌症別來看,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變高,排名順位往後;肺癌、結腸直腸癌、攝護腺癌、胃癌則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前。長期觀察,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愈來愈往前,胃癌逐漸往後。肺癌和肝癌已經連續霸占癌症十大死因前兩名長達四十二年。

善用有補助四癌篩檢 早發現早治療

衛福部呼籲,定期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鼓勵民眾善用有補助的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補助對象及時程為:卅歲以上婦女每年可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婦女、四十歲到四十四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

另外,五十歲到七十四歲的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卅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十八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的原住民,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今日起也啟動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計畫,「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兩大高風險族群,可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衛福部呼籲,定期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鼓勵民眾善用有補助的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資料照)

衛福部呼籲,定期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率,鼓勵民眾善用有補助的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