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5月完工
太平輪海難事件72週年,基隆市文化局昨舉辦追悼紀念活動,基隆市長林右昌(右)與罹難者家屬一同獻花致意。(記者林欣漢攝)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昨天是「太平輪海難事件」72週年,基隆市文化局舉辦追思活動,安排罹難者家屬到紀念碑獻花;市長林右昌出席表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預計今年5月完工,配合周邊的文資景點串聯,讓更多人認識基隆從大航海時期以來的400年歷史文化。
太平輪海難72週年 辦追思活動
1949年1月27日,當天是農曆春節的小年夜,從中國上海航向基隆的太平輪,在舟山群島海域與「建元輪」貨輪發生撞擊,兩船都沉沒,導致太平輪有932人喪生,建元輪也有72人罹難;當時國共內戰正酣,船上乘客大多是從中國避禍來台,卻永遠到不了基隆港;不少罹難者或遺族是知名人士,包括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已故球評張昭雄的父親張生都遇難,太平輪船東蔡天鐸的兒子是知名主持人蔡康永,遺屬在1951年於基隆港東岸沙灘立碑紀念。
林右昌出席 與罹難者家屬獻花
基隆市文化局昨舉辦追思活動,林右昌、文化部次長彭俊亨等人出席,與罹難者家屬一同獻花、三鞠躬及默哀。林右昌表示,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靈魂,也就是文化跟歷史的精神,唯有重視過去,才能認識現在。藉由太平輪的紀念追思,啟動沙灣歷史園區再造行動,除了中濱營區遷移,未來還將重現整個歷史場景、空間,讓年輕朋友重新認識這一段歷史。
文化部補助 重現400年發展場景
彭俊亨指出,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銘記的不僅是家屬的思念,更代表戰亂時代渴望奔向自由與和平的精神,文化部補助基隆市府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打破過去單點、單棟、個案的文化資產保存模式,透過整體改造,重現基隆從大航海時期以來的400年發展歷史場景。
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積極推動沙灣地區及和平島歷史空間規劃,在太平輪紀念碑周邊修復市定古蹟要塞司令官邸與校官眷舍,也將紀念碑、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大沙灣石圍遺構區域進行規劃,打造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把歷史文化價值帶入生活空間,讓後代世人關注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