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納健保 取藥不便須克服
遠距醫療今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初期適用山地離島的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醫師幾乎都樂見其成。(資料照,桃園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遠距醫療今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初期適用山地離島的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醫師幾乎都樂見其成,認為多數病症可遠距協助診斷,僅少數特殊疾病有侷限,但也提醒需考量偏鄉特殊藥物不齊全,順利診斷卻無法同步用藥,並注意與病人清楚說明,降低醫療糾紛。
衛福部醫事司曾在2018年11月試辦衛福部台東醫院與高雄長庚醫院合作遠距醫療,由部東成功分院建置「遠距醫療門診」,長庚專科醫師再經相關系統共同診療病人,初期以眼科、耳鼻喉科與皮膚科為主。
該計畫經費由醫療發展基金支應,截至2019年底,皮膚科服務455人次、眼科服務302人次、耳鼻喉科服務160人次,總計開設137診次,參與民眾症狀改善率74.3%,預約回診率89.2%。進一步電訪患者,89%認為較過去看診模式至少節省3小時,希望持續提供。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皮膚疾病較外顯,只要具有典型表現,且硬體設備充足、影像夠清楚,像是香港腳、灰指甲、乾癬等大部分的疾病,多可遠距診斷。
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也說,眼科只要檢查設備品質佳,常見的青光眼、結膜炎,約8成疾病都可遠距診察,僅少數較特殊病症受限。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期在基層診所服務的醫師王宏育認為,遠距醫療是趨勢,且2個醫師幫忙看1名病人更精準。
王宏育提醒,醫師對病況要說明清楚,尤其較沒有安全感的患者,畢竟醫學具有不確定性、也盼民眾多一點體諒,以降低醫療糾紛。另外,偏鄉特殊藥物可能不齊全,取藥恐仍需克服不便。
衛福部規劃遠距醫療下一階段是肝膽腸胃科、心臟內科,但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目前會先擴增據點,增設科別仍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