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嘉義/禮儀師斜槓青農 稻穀變文創品

嘉義縣鹿草鄉禮儀師許正寶,跨足農業,還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記者林宜樟攝)

嘉義縣鹿草鄉禮儀師許正寶,跨足農業,還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記者林宜樟攝)

2020/12/28 05:30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禮儀師許正寶2016年時投入無毒栽種稻米,命名「友酵米(孝順米)」,近年來發展斜槓人生,以創意將稻穀變身為各類文創品,如幻彩稻殼、稻桿拍打棒、多肉植物盆栽裝飾及稻殼炭,還結合地方宗教信仰開發「隍將米」,透過融合趣味文創的食農教育,讓更多人瞭解稻米。

許正寶曾主持前總統陳水扁岳母喪禮,是嘉南地區知名禮儀師,因從事服務人生最後旅程的工作,重視孝道,將種植的稻米命名「友酵米」;點子多的許正寶還將自家在鹿草鄉的農田作為推廣食農教育場所,為讓親子寓教於樂,思考如何讓稻穀變得更好玩。

許正寶將碾米後的粗糠用食用色素染色製作成幻彩稻殼,可作為裝飾品或作畫;用稻桿做成拍打棒按摩身體;將彩色稻殼加入環氧樹脂,加上環保水泥製成繽紛小盆栽,還研究將稻殼磨碎製成去角質手工皂,並研究農改場資料,自製稻殼炭用來除臭或回覆地力,讓廢棄物再利用。

嘉縣府推動「嘉義優鮮」品牌,協助行銷在地優質農產,「友酵米」也入選;許正寶今年向信仰中心中寮安溪城隍廟的城隍爺請示獲三聖筊,將友酵米製作成「隍將米」,包裝設計城隍圖示及寫上城隍爺由來,在廟裡讓香客購買,瞭解神明故事。

許正寶說,食農教育希望能讓民眾「學到」瞭解米品種及栽種方式、「吃到」飯糰、爆米香等米料理、「玩到」稻穀發展的遊戲、「帶到」自己碾的米或文創品,在家中看到紀念品就「想到」在鹿草鄉瞭解的稻米知識與體驗;台東縣府教育處官員及多位校長曾到許正寶的農場體驗,讚賞其創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