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合併更鬆綁? 教部首度研議「公私併」
大學公私併 各界提出可能做法
研究可行做法 8月提出報告
〔記者林曉雲、吳柏軒/台北報導〕大學合併將更鬆綁?教育部首度正式研議公立和私立大學合併的可行性。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證實,已委託中正大學進行「大學公私立整併之分析」,廣蒐國內外案例,解析整併模式及可行性,作為未來政策推動參考,預計八月提出研究報告。
盼整合資源 因應少子化衝擊
朱俊彰表示,公私立大學合併目前無法源依據,但基於兩個目的,教育部正著手研究可行性。一是為提升大學的辦學競爭力,對系所有互補性的公私立大學,可透過合併整合資源,並擴大規模。
其次希望維持偏鄉的教育能量,公立大學享有政府較多資源,透過公私合併,以原地辦學模式,可協助地方人才培育。
教育部這兩年曾邀學者專家討論此議題,一度提全國大學校長會議徵詢意見,主要面臨兩難處,一是公立大學屬政府機關,私校是財團法人,合校之法律定位如何認定,恐需修法或訂專法確定;二是公私併若以公校主導,雖符合私校公共化的社會期待,但恐弱化私校董事會主導性,私校意願低;目前教育部是鼓勵公私校「先合作再談」,但鑑於少子化衝擊太大,因此決定更積極研議公私併可行做法。
尚無法源 私校董事會是關鍵
國立中山大學一直希望能和私立高雄醫大談合併,中山校長鄭英耀表示,如能併為中山高醫,更能整合提升南台灣高教研發能量;就目前法令,私校董事會是關鍵問題,但可參考美國康乃爾大學模式,是私校但部分學院由紐約州政府出錢,而高醫和中山合併可成立大學管理委員會,但高醫最重要校產、附設醫院可維持私立形式並設立董事會,董事會及管理委員會可有共通委員,照此就可以最小幅度影響,維持原有兩校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