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年輕 逃學教授晉升終身國家講座
台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院長蔡今中(右),從總統蔡英文手中接下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座。(記者劉信德攝)
文理並用 49歲蔡今中兩度獲教育界最高殊榮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四十九歲學者蔡今中花廿多年鑽研科學教育及網路學習領域,回憶幼時曾逃學被拉回,因緣際會從物理投身教育,今年再度奪下教育界最高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晉升終身講座並創史上最年輕紀錄。
教育部昨頒發第廿三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第二屆國家產學大師獎及第六十三屆學術獎,表揚學研傑出貢獻,總統蔡英文也到場肯定學者長期付出。今年共頒發八名國家講座、四名產學大師、十一名學術獎得主。
其中,得獎者之一的台灣師範大學學習資訊專業學院院長蔡今中自曝,小一因被老師排錯回家方向的路隊,提前離校演變成逃學,情況持續一個月,直到轉入特殊班才被理解的老師拉回,未走上歪路;而大學時先攻讀物理,出國留學才轉教育,也因此可橫跨各教育面向,結合本土與國際觀點,是自己研究獲國際肯定的關鍵。
台師大表示,蔡今中學術研究屢有重大突破,發表三百多篇SSCI國際期刊論文,一○三年就拿下國家講座主持人,今年二度奪獎,也晉升為終身榮譽國家講座,並以四十九歲之姿成為該終身講座史上最年輕者。
陳福旗育蘭、孫天心研究藏語受肯定
產學大師獎中,得獎者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特聘教授陳福旗專長蘭花遺傳育種,研究廿五年重塑台灣「蘭花王國」。他說,幼時務農常需半夜下水田種菜,求學路考上台大園藝系而鑽研至今,也愛創作寫詩,更愛蘭花帶來的療癒,透過育種、組織培養,協助產業,如今台灣蘭花每年出口產值已邁向四十五億元,未來盼持續用生物科技改良,增進蘭花競爭力。
「再過廿年,藏語文化恐快速消失!」中研院院士孫天心拿下今年學術獎,他從一九八六年開始研究藏語,在研究所找上蒙藏委員會,因緣際會投入藏語文化,多年來深入中國四川、雲南,鑽研喜馬拉雅山東麓「藏文化圈」,如今最大感觸是,當地人民大量漢化,藏語廿年後恐消失,須加緊腳步研究。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特聘教授陳福旗,研究廿五年重塑台灣「蘭花王國」,獲得產學大師獎。(記者劉信德攝)
中研院院士孫天心從一九八六年開始研究藏語,拿下今年學術獎。(記者劉信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