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獨步全球!分化療法 神經母細胞瘤縮小7成

中研院副研究員廖永豐(左起)、台大教授李心予、台大醫師許文明與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吳沛翊等人,發現神經母細胞瘤新療法。(記者吳柏軒攝)

中研院副研究員廖永豐(左起)、台大教授李心予、台大醫師許文明與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吳沛翊等人,發現神經母細胞瘤新療法。(記者吳柏軒攝)

2019/10/17 05:30

將研發新藥 為病童帶來新曙光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兒童隱形殺手「神經母細胞瘤」因早期發現不易,半數病童確診時更常已多處轉移擴散。台大、中研院等組團隊花十五年研究,找到獨步全球的分化療法,可誘導該癌細胞分化,恢復成正常細胞,動物實驗中的腫瘤經過療法可大幅縮小逾七成,未來將研發新藥,盼替病童帶來新曙光。

中研院、台大學者 花15年研究成功

台大生科系教授李心予表示,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腎上腺,病童多是零到四歲就開始發病,但因嬰童還不太會表達病痛,可能拖到十歲前才確診。台灣目前每年約卅個病例,但半數病童在診斷時,癌細胞已多處轉移或擴散,高度風險患者即使接受外科手術、化療、免疫療法等,存活率仍僅三成。

免化療、開刀 癌細胞變正常細胞

李心予十五年前與昔日同窗的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永豐合作,加上台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許文明、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吳沛翊等人共組團隊,展開神經母細胞瘤研究。他們先從臨床檢體發現高度正相關的診斷因子「芳香烴接受器(AHR)」,再從AHR找到分化治療關鍵「四氫皮質酮(THB)」,可確實促進神經細胞分化,此時癌細胞就不會再無限生長。

吳沛翊解釋,透過動物實驗,神經母癌細胞在接受THB療法後,腫瘤尺寸大減逾七成,比目前分化療法使用的維生素A酸縮減五成的療效好。

許文明醫師說明,癌細胞如同恐怖份子,化療像是用飛彈轟炸,一般細胞宛如平民會被無辜波及。透過分化療法,可專一性地對付神母腫瘤。

已申請多國專利 人體試驗後上市

李心予譬喻,神經母細胞瘤若要開刀,就如同要把橘子肉取下但不傷害任何一根外部纖維,非常困難。化療對付癌細胞就像是警察對歹徒就地正法,分化療法藥物則是幫助癌細胞慢慢變成正常細胞,THB本身就存在人體內,透過化學合成提高劑量,相信副作用應較少,目前該療法已申請多國專利,尚待人體臨床試驗等才有機會上市,預估需四至十年時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