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個月寶寶 超強學習機器

台美研究發現,6個月大寶寶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就學會物體和聲音的連結。(資料照)

台美研究發現,6個月大寶寶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就學會物體和聲音的連結。(資料照)

2019/10/05 05:3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不要覺得六個月大寶寶甚麼都不懂,研究顯示一秒鐘內,寶寶可以學會物體和聲音的連結。

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揭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共同成立「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昨舉行揭牌典禮,美、加、日、西等知名學術機構二十多位學者,專程來台參與揭牌典禮,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兒童掃盲計畫主席等,展示聯合實驗室的國際影響力。

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和中央大學教授洪蘭夫妻,分別是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董事及資深研究員。曾志朗表示,哈斯金實驗室利用近紅外線血氧監測系統(fNIRS)儀器,進行嬰幼兒語言及閱讀發展介入研究,台師大和耶魯大學共同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未來將做為推動亞太各國全球閱讀素養的連結站及數據整合分析的工作站。

利用近紅外線血氧監測系統研究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理查艾思靈(Richard Aslin)為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泰斗,一九九六年提出「嬰幼兒擁有從環境中迅速提取訊息中所隱藏的規則之能力,且應是嬰幼兒學習語言的主要運作模式」,此發現引領近二十年來心理學界嬰幼兒發展研究走向,艾思靈院士將擔任聯合實驗室諮詢委員,在台灣協助實驗室的發展。

物體與聲音連結 嬰兒不到一秒學會

艾思靈院士正與台師大合作,利用近紅外線血氧監測系統儀器,以六個月大的台灣寶寶為對象,探討跨感官刺激連結與預測的大腦學習機制。他表示,初步研究結果,六個月大寶寶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就學會物體和聲音的連結,顯示六個月大寶寶是「超強的學習機器」,而這項能力是否成為「預測嬰幼兒認知和語言發展」的早期生理指標?語言發展障礙及自閉症高危險群的嬰幼兒,是否在出生幾個月大時,就能預測將來語言發展困難?都是未來繼續研究的課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